
The 3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SL Teaching and Learning
第三屆華語二語教學國際研討會
會議已經完滿結束 Program was completed successfully
活動報導 Event Report
活動相片 Event Photos
中大通訊 CUHK Newsletter
Theme/主題:
Linguistics and CSL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ories and Practices in the Training of Pragmatic Abilities
語言學與華語二語教學:語用能力培養的理論與實踐
Time and Place/時間與地點:
Friday, March 22, 2013; Cho Yiu Hall, CUHK, Hong Kong
香港中文大學,祖堯堂,2013年3月22日,星期五
Organizer/主辦單位:
Yale-China Chinese Language Centre (CLC), CUHK
香港中文大學雅禮中國語文研習所
Co-organizers/協辦單位:
The Research Centre for Chinese Linguistics,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CCL/CLL), CUHK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and Modern Languages (LIN), CUHK
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
Sponsors/贊助單位: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RIH), CUHK
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研究所
Faculty of Arts, CUHK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Hong Kong) Foundation
中國語言文化(香港)基金
Related Publication/相關出版:
Volume (No. 3) in the CSL Teaching and Learning Series,
To be published by the Commercial Press (HK)
《語言學與華語二語教學:語用能力培養的理論與實踐》,商務印書局出版
Symposium Committee, Secretary /會議委員會,秘書 :
Symposium Committee: FENG Shengli, Virginia Yip, CHEN Fan, LEE Siu Lun, WU Weiping
會議委員: 馮勝利,葉彩燕,陳凡,李兆麟,吳偉平
Secretary: LEE Siu Lun
秘書: 李兆麟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如有查詢,請聯絡:
Ms. ZHANG Wei 張薇女士 (winniezhang@cuhk.edu.hk; Tel: +852 3943 5915)
Dr. LEE Siu Lun 李兆麟博士 (slee@cuhk.edu.hk)
研討會主題:
語言學與華語二語教學:語用能力培養的理論與實踐
Linguistics and CSL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ories and Practices in the Training of Pragmatic Abilities
研討會特邀發言人及論文題目Speakers and Topics for the Symposium
(按發言人普通話拼音音序排列):
陳桂月/新加坡國立大學
基於交際功能的新加坡華語區域詞彙教學
Teaching Singapore Mandarin vocabulary based on Communicative Approach
儲誠志/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語言運用與漢語教學用詞頻表的研制
Word frequency lists for Chinese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reference to language use
鄧守信 /臺灣開南大學
間接理論假設的語用教學
On the Indirect Hypothesis: Pedagogical Applications in Pragmatics
馮勝利/香港中文大學
語體語法: 形式-功能對應律的初步探索
Yuti Grammar: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n Form-Function Correspondence
胡曉清/魯東大學
國別化漢語中介語語料庫建構中的語用因素
Pragmatic factors in building country-specific inter-language corpus
孟柱億/韓國外國語大學
韓中菜名中的隱含信息對比
Contastive Analysis on Implicit Inform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Korean Dish Names
陶紅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如何使學習者成為語用學家:來自二語語言學課堂的實踐
Teach Students to be Discourse Pragmaticists: Practices in a L2 Chinese Linguistics Class
吳偉平/香港中文大學
教師培訓中關於語用問題的探討
Issues related to pragmatic ability in teacher training
吳應輝/中央民族大學
漢語國際傳播研究的新視野與新方法
The New Fields and Methods of Chinese Language Globalization Studies
吳勇毅/華東師範大學
二語教學中形式與意義的博弈:師生語法教學觀念的對比研究
Meaning VS Forms in CSL teaching: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concepts of grammar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研討會簡介:
2007年,香港中文大學雅禮中國語文研習所 (CLC/CUHK) 主辦了以“語言學與華語教學”為題的工作坊,特邀中、港、臺、美的卓越學者與參加者分享他們在語言學上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如何把語言學的研究成果應用到語言教學活動上的心得。 兩年後《語言學與華語二語教學》(吳偉平,李兆麟編著,2009)一書由香港大學出版社出版。書中第一部分“語言研究篇”收錄了部分特邀嘉賓的文章,第二部分“課堂實踐篇”的稿源則來自主辦單位的教學人員,讓一線教師借這個平臺與讀者分享自己在教學中的一得之見。2010年陝西師大承辦了一個類似的工作坊,兩年後又出了一本類似的著作 《語言學與華語二語教學:社會語言學的研究與實踐》,(陳學超、吳偉平編著, 2012)。
根據與會同行和一群熱心人的建議,我們從2013年開始,每年以“華語二語教學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SL Teaching and Learning) 的名義開一次會,並沿用同樣的體例(由“語言研究篇”和“語言實踐篇”兩部分組成)出一本書,統稱《華語二語教學研究叢書》。這套叢書的目的是在語言研究與教學實踐之間架起一座橋樑,“讓更多的學者通過這個橋樑回到語言教學的實地,讓更多的教師走到橋的那邊汲取理論的成果。”(馮勝利,2012)。
2013年的研討會與前兩次會議雖然名稱略有不同,但性質和目的並沒有改變,所以用“第三屆”, 會後將由香港商務印書局出版社出版叢書第三冊,《語言學與華語二語教學:語用能力培養的理論與實踐》。
會議議程 Program :
Download Program下載會議議程
Download Registration Form 下載登記表格
Download Poster 下載海報
Download Map 下載地圖
Download Shuttle Bus Route 下載穿梭校巴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