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佈

English Version


中文大學楊振寧學術資料館開幕


  香港中文大學楊振寧學術資料館今日正式開幕,適逢著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楊振寧八秩榮慶,楊教授親臨主持資料館開幕儀式。

  楊振寧資料館收藏了楊教授的自一九四四年起的文章、信札、手稿和著作,以及包括諾貝爾獎章的多個獎章,由楊教授於一九九九年慷慨送贈與中文大學,這些珍貴的藏品印證了楊教授在其卓越而悠長的科研生涯的勳勞。

  楊振寧學術資料館及有關之活動由郭炳聯博士、冼為堅博士、偉倫基金會及楊志雲基金會慷慨贊助。

  由資深新聞工作者葉中敏女士撰寫的《人情物理楊振寧》的出版儀式亦於今日舉行,葉女士與楊振寧教授相交多年,該書細緻記述了這位偉大科學家的科研生涯,由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

  楊振寧教授為首位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其真知灼見,引發基本粒子物理翻天覆地的改變。楊教授與中國科學家接觸繁仍,與國家領導人亦有交往,推動中國科學教育多方面的發展,見證國家科研的不斷進步。他對促進中美文化交流,特別是兩國科學家的溝通及合作,更不遺餘力,貢獻良多。

  楊振寧教授與香港中文大學淵源深厚,多年來對大學的學術發展作出重大貢獻。一九六四年,他應中文大學的邀請在新建成的香港大會堂演講,座無虛設,轟動一時。自七十年代起,楊教授經常到中文大學訪問,對中文大學,尤其對物理系之科研與教育發展,勳勞卓著;一九八二年,他出任中文大學物理學榮譽講座教授。一九八六年,中文大學為提高學術水平,促進科學研究,邀請楊振寧教授擔任特設的博文講座教授。一九九三年,楊教授與丘成桐教授於中文大學創立數學科學研究所,並擔任該所所長。一九九七年,楊振寧教授獲香港中文大學頒授榮譽理學博士學位。

  楊教授的文章、信札和手稿,記載著他對人類社會及物理學的貢獻,這些資料對歷史學家,特別是鑽研科學發展的歷史學家意義尤深。一九九九年,楊振寧教授將這些珍貴資料及他的獎章,包括諾貝爾獎 (1957)、費米獎(1979)、潤福德獎(1980)、奧本海默紀念獎(1981)、美國國家科學獎(1986)、莫斯科國立大學獎(1992)、富蘭克林獎(1993)、鮑爾獎(1994)、愛因斯坦獎(1995)、俄國波哥柳波夫獎(1996)、昂薩格獎(1999)、教皇學術獎(2000)和費薩爾國王國際科學獎(2001),慷慨捐贈予香港中文大學,大學遂成立楊振寧學術資料館。香港中文大學獲此重任,深感榮幸,將不負楊教授所託,加以保存及整理這些珍貴藏品,進一步推動學術研究及有關出版,包括出版《楊振寧文集》。


二零零二年九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