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新聞稿目錄
返回首頁
飛向未來 - 太空探索創新競賽
香港中文大學名列前茅
香港中文大學地球信息科學聯合實驗室博士後研究員楊育彬博士在全國航天科技比賽「飛向未來 - 太空探索創新競賽」中獲得三等獎佳績,成績僅次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港澳地區唯一進入終審答辯的作品。
是項比賽由中國宇航學會與美國海因萊因基金會聯合舉辦,旨在激發和拓展青年科技工作者及學生對航天科技的創新發明。評審委員會由二十位專家組成,包括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高級技術顧問莊逢甘院士任主任委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顧問梁思禮院士及崔國良院士任副主任委員。
楊博士之作品「基於CCD天文觀測圖像的空間碎片目標自動識別與追蹤方法」經嚴謹評審後,從一百二十四項全國參賽作品中選出,進入在七月中旬於北京舉行的終審答辯。答辯項目包括二十分鐘演講及十五分鐘回答問題,答辯者需明確指出作品之原創性及新穎性以及可能產生的經濟效益。楊博士最後表現出色,獲得三等獎,是港澳地區成績最佳的作品。
空間碎片的撞擊是造成航天器損壞甚至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楊博士之作品根據利用天文光學探測手段獲得的太空觀測CCD圖像序列,自動識別出每幅CCD圖像中的空間碎片以及背景恒星等空間目標,對其中出現的空間碎片目標進行自動識別和追蹤,並根據自動追蹤的結果,得出其在空域中的移動軌跡,建立可追蹤的空間碎片目標位置信息動態數據庫,及發展基於光學普遍巡天方式的空間碎片目標識別、追蹤、監測與預警技術,避免空間碎片與人造衛星、宇宙飛船和航天飛機等人類航天器發生碰撞,並保障空間碎片隕落不會危及地球與人類的安全。
楊博士認為這次比賽是十分難得的經驗﹕「這次獲獎我感到非常高興,十分榮幸能夠為香港中文大學取得佳績,並非常感謝大學對我的支持及何鴻燊航天科技人才培訓基金會資助這項研究。」
二零零五年八月四日
楊育彬博士於終審答辯項目中向評委展示其參賽作品。
楊育彬博士接受美國海茵萊茵基金會董事杜勒先生(Arthur Dula)頒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