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齒人工角膜手術」(OOKP)或「以牙換眼」,是意大利的Strampelli教授在六十年代初期研究出來的。這個手術的目是令患有嚴重角膜和眼部表面疾病的病人在其他治療無法達到療效時,能夠透過這手術恢復視力。這牽涉到使用病人本身的牙齒和周圍的牙骨去支撐著人工角膜。Strampelli 教授的學生,Giancarlo Falcinelli教授致力於改善這個手術。有許多在二十多年前接受這手術而恢復視力的病人,至今仍然能夠保持視力,這個成果實在令人鼓舞。 由於手術過程複雜,現時全世界只有少於十個眼科中心施行這種手術。在Falcinelli教授和他的兒子(Johnny Falcinelli医生)的協助下,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和汕頭大學 ‧ 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汕頭國際眼科中心於2005年4 月分別在香港及汕頭開展了這種手術。 為什麼選擇OOKP? 眼睛一直被喻為「靈魂之窗」,而角膜則可謂「眼睛之窗」。如同照相機前面的鏡頭一樣, 角膜是眼睛最前端的一層薄膜,它有著很強的聚焦能力,能夠讓光線集結在視網膜上,使我們能夠看到影像。較為常見的眼角膜疾病的成因包括了退化,創傷,化學傷害,感染,炎症反應及過敏引致的問題,這些都可能影響角膜, 導致角膜有疤痕和變成不透明,最終令病人視力下降,正常的透明窗戶變得混濁, 就好像損壞了的照相機鏡頭,拍出來的照片自然也就變得模糊了。 大部分的角膜疾病,都可透過藥物治愈,但當藥物無效時,便可能需要透過角膜移植手術,才可重見光明。然而,對於那些角膜及眼球表面患有嚴重疾病的情況,例如嚴重的化學腐蝕,有角膜混濁兼有嚴重乾硬症,,嚴重的藥物過敏(Steven-Johnson綜合症)以及重覆角膜移植排斥等,角膜移植的成功機會很低。 為了讓患者恢復視力,人們想到了使用「人工角膜」。人工角膜是以很堅硬的透明膠製造而成。要讓這個透明膠能保留在眼睛裏,便需要使用患者自身的組織 牙齒是一個很理想的選擇。 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Srinivas Rao教授說:「 OOKP手術分二個階段,隨著Giancarlo Falcinelli教授的不斷鑽研與改良,手術的成功率能夠達到百分之80至90。」Falcinelli 教授補充說:「OOKP雖然是一個複雜的手術,但透過現代的科技和技術,OOKP手術取得的效果是好的。」 有了Falcinelli教授的幫助,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於2005年4月在香港和汕頭開展了這種手術。 至今己有四名病人完成了第一和第二階段的手術,今天下午將會有另一名病人接受第二階段的手術。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林順潮教授說:「香港估計有超過一百名這類的病人;在內地則可能有數千病人。對於這類病人來說,這是復明的最後希望。」 共同努力的成果 查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