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告

 

 

 

 

 

 

專題工作坊報告(七)

「亦商亦儒: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後的潘正煒」
許曉東教授

在這次報告中,許教授以1842年為時間點,研究潘正煒角色由1821年「亦商亦儒」如何轉換至1841-1850「終老鄉紳」,分析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前後的潘正煒角色身份變動的具體情形及背後原因,並從中解讀為當時中西文化重心的廣州,如何型塑潘正煒生活及行為方式。

在報告的第一部份,許教授先以1820年潘有度去世為引入,說明潘正煒是在潘正享堅辭此一不得已情況下,才出任洋商。她在報告中展示梁基永博士所藏的同孚行茶?訂單,介紹當時洋商如何因政治、社會、經濟上的風波,例如白銀短缺和鴉片走私,而產生經營上的困難。及後,中國對外貿易因政治風波而越發緊張,亦令洋商有更大壓力。因此,潘正煒可能在1833年最重要的外貿合作方英國東印度公司解局後,逐漸從洋商抽身,以「鄉紳」身份終老。

潘正煒在擺脫洋商身份以後,醉心於文物之中。正如《聽帆樓書畫記》自序所言:「余夙有書畫癖,三十年來每遇名人墨跡必購而藏之,精心審擇,去贗留真。又於真本中汰其剝蝕漫漶,可供鑒賞者約二百餘種。復拔其尤,祗得百七十餘種。若是乎鑒藏之不易言也......自惟物聚所好樂此不疲。或佳日朋來相與考證,或明窗獨坐展玩自娛,籍以消遣永日……。」繼其1831年拓製《古銅印譜》(又名《秦漢銅章撮集》)後,再陸續出版刊印不少介紹他所藏文物書畫的書籍,包括1843年《聽帆樓書畫記》、1848年《聽帆樓法帖》、1849年刊印《聽帆樓續書畫記》。而當中不乏當時粵地知名文人雅士的題跋,如張岳松、吳榮光、謝蘭生、張維屏、鮑俊等。

在第二部份,許教授以不同清代廣州外銷畫配合西人19世紀《舊中國雜記》一書的描述,活靈活現地展現了當時在外國人眼中洋商形象及其富裕的家庭,例如生活,如衣服用絲綢所做,又綴有毛皮;時辰表被掛在衣服外面繡花的絲質腰帶上,通常掛兩個,表面朝外露出來;頭髮梳成廣州或北京的式樣等,又「常慣戴一個最上等的純玉手鐲……八千元……還有一枚搬指……兩千元……兩件東西都是澄澈的綠色,裡邊又含有一片深一些的綠色,像在裡面流動似的」,亦介紹了洋商對傳統的堅持,例如在「在服藥之前要在華佗的神位前燒香......求神判斷這藥吃了是好是壞」。在簡報中,有當時的行商肖像、劉進士宅第和潘有度府邸的繪畫,以及銀帶托蓋杯、嵌螺鈿漆盒等照片,令聽眾可以更了解他們的生活。

最後,教授歸納了19世紀上半葉的潘正煒一些特質:遊走於「中、西」及「商、儒」之間,具濃厚的傳統文人氣息,獨善其身,亦指出正是浸染西風西雨最直接最的廣東孕育了早期維新人物如閎榮、鄭觀音等。。

 

*節目重溫影片已上載到中國文化研究所Facebook,以下是節目重溫連結:
https://fb.watch/4xj70-Q2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