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HK
P R E S S   R E L E A S E
新 聞 發 報

資訊科技界明日之星
中大學生連奪國際程式及流動通訊比賽殊榮
中大亞太研究所調查市民對「一國兩制」實踐態度
市民對特區政府的滿意度仍在低位
資訊科技界明日之星
中大學生連奪國際程式及流動通訊比賽殊榮
為了瞭解和掌握回歸後香港市民對「一國兩制」實踐的態度,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於一九九八年開始進行半年一次的定期性電話意見調查。此調查已先後進行了五次,首次調查於1998年4月19日至21日進行,共訪問了1003人(十八歲或以上成年市民,下同);第二次調查於1998年10月13日至15日進行,共訪問了932人;第三次調查於1999年4月8日至10日進行,共訪問了891人;第四次調查於1999年11月17日至19日進行,共訪問了783人;最新的調查於2000年4月25日至28日進行,共訪問了777人。下面是調查的主要結果:

一、特區政府各項施政的滿意度

調查把特區政府的施政項目分為八個方面:房屋、教育、福利、經濟、大陸與香港關係、香港與臺灣關係、言論和集會自由及民主政治發展。特區政府處理言論和集會自由的表現一項有較多被訪者表示滿意,其餘七項均有較多被訪者表示不滿,而當中最為嚴重的有處理房屋、教育和福利的表現,不滿者的人數均在四成以上(表一顯示)。是次調查結果與上次調查結果十分相似,顯示過去半年來香港市民對特區政府各項施政的滿意度仍在低位徘徊,尤其是在處理大陸與香港關係和處理港台關係的表現上,不滿意的人數的比率乃五次調查之冠,多少反映出特區政府處身於兩岸關係矛盾中的尷尬困境。

二、特區政府及各個機構/組成部份的滿意度

對特區政府各個機構/組成部份的滿意度,調查的觀察指標也有八項,即:公務員的表現、廉政公署的表現、立法會的表現、行政會議的表現、司法制度的公正性、特首董建華的表現、特區政府的整體表現及特區政府的可信任度。調查透露,廉政公署的表現仍是市民最滿意的一項,而最令市民不滿意的是特區政府的整體表現及特首董建華的表現,不滿的人數均在三成以上,這結果與上次的調查結果相近,相信與香港經濟在過去半年來雖有改善,但失業率仍高據不下,民生仍十分困難有關(表二)。值得稱慶的是,市民對八項指標的不滿情緒較半年前均錄得不同程度的減退,反映出特區政府各個機構在市民的心目中正在改善之中。

三、香港未來前景

調查對於香港未來的前景主要分成兩個方面來看,即香港未來政治前景和香港未來經濟前景。表三顯示,香港市民對香港未來的經濟前景相對地樂觀,但較半年前審慎,對政治前景的看法則沒有太大變化。他們對經濟前景轉趨審慎的原因,可能是香港經濟的復甦時間,較他們的預期緩長和痛苦吧。

四、中國政府的管治能力與大陸的政經前景

調查分成三個方面:(一)中國政府各項施政的滿意度;(二)中國政府和領導人的滿意度;(三)大陸未來政經前景。

中國政府各項施政的滿意度
 調查把中國政府各項施政分成三個層面看:大陸的民主政治發展、大陸的經濟發展和香港事務。從表四看到,在三項較為香港市民熟悉的中國政府施政項目中,中國政府處理民主政治發展的表現仍是被訪者最不滿意的項目。此外,市民對此一課題的不滿意度較半年前稍有增加,回復到第一和第二次調查時的水平。至於對中國政府處理大陸經濟發展及香港事務的表現,市民的評價尚屬不錯,但相對於半年前,滿意中國政府處理大陸經濟發展的表現的香港市民出現頗明顯的下降,這可能與近半年來中國大陸經濟發展速度放緩有關。雖然如此,在三項指標中,香港市民還是最肯定中國政府處理大陸經濟發展的表現。

中國政府和領導人的滿意度
 在中國政府和領導人的滿意度方面,調查的觀察指標共有五項:國家主席江澤民的表現、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的表現、人大委員長李鵬的表現、中國政府的整體表現和中國政府的可信任度。從表五中可見,在中國最重要的三位領導人中,市民對江澤民和朱鎔基的表現相當滿意,而二人當中又以朱鎔基為高,但對李鵬的表現最有保留。就市民對中國政府整體表現的滿意度及對中國政府的信任度而言,香港市民不僅對中國政府的整體表現頗為肯定,而且也有不錯的信任。相較於半年前,四項指標均出現輕微的惡化,但並不顯著,反映出過去半年來香港市民在有關態度上的穩定性。

中國未來前景
對於香港市民對中國大陸前景的看法,調查也如觀察香港部份一樣,把它分成兩大方面,即中國大陸未來政治前景和中國大陸未來經濟前景。表六透露,香港市民對中國政治前景和經濟前景仍顯得頗為樂觀,而兩者之中又以對經濟的樂觀情緒較為強烈。然而,相對於半年前,有關的樂觀情緒有不同程度的減弱,這尤以政治前景一項為甚。

五、「一國兩制」的實踐與影響

對於「一國兩制」的實踐與影響,調查探討的層面包括:(一)回歸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有否落實;(二)回歸後香港的「一國兩制」經驗對兩岸和平統一的影響;(三)中國政府處理香港事務的表現對兩岸和平統一的影響。表七顯示,香港市民仍較為相信「一國兩制」在香港得到落實,以及「一國兩制」的經驗對兩岸和平統一有正面的影響。稍值得注意的是,認為中國政府處理香港事務的表現對兩岸和統一有負面影響的人數比率較上次調查稍有增加。

六、身份認同

有52.9%的被訪者表示自己是香港人多於中國人,而表示自己是中國人多於香港人的有37.3%。相較於上次調查,明顯地有更多的香港市民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多於香港人,而認為自己是香港人多於中國人的比率則有所下降。事實上,若進一步比較五次調查結果,回歸以來香港市民的中國人身份認同無疑出現持續增強的趨向,而他們的香港人身份認同則出現持續的減弱。考其原因,多少是因為香港政治回歸中國的政治現實和特區政府相應增加香港市民的中國公民教育,影響所及,香港市民的中國意識遂逐步上升。

二零零零年五月九日

表一:特區政府各項施政的滿意度(%)

2000年
4月
1999年
11月
1999年
4月
1998年
10月
1998年
4月
處理房屋問題的表現
    不滿意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45.7
36.4
12.0
5.9

46.9
31.2
13.1
8.9

38.8
29.5
20.7
11.0

55.4
21.9
14.5
8.3

44.1
26.1
22.1
7.7
推廣教育的表現
    不滿意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46.5
29.5
17.4
6.7

43.7
27.5
20.9
7.9

36.1
25.5
28.3
10.1

43.0
27.0
24.0
5.9

40.5
26.1
24.3
9.1
改善市民福利的表現
    不滿意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44.0
34.1
16.5
5.4

43.8
30.8
19.3
6.1

34.8
31.2
27.2
6.9

46.4
28.9
19.0
5.8

36.6
32.0
24.7
6.7
促進經濟發展的表現
    不滿意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38.1
38.2
20.6
3.1

39.6
27.8
26.7
5.8

33.2
31.9
26.6
8.3

52.7
24.8
15.5
7.1

48.7
25.2
17.6
8.5
處理大陸與香港關係的表現
    不滿意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30.6
38.0
23.9
7.4

31.0
30.5
29.1
9.3

21.7
29.5
36.9
11.9

15.3
29.9
43.5
11.2

17.1
30.0
42.2
10.7
處理香港與臺灣關係的表現
    不滿意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27.8
35.8
16.9
19.6

27.1
30.5
18.0
24.4

18.3
29.7
22.4
29.5

19.5
29.0
21.8
29.7

22.1
26.0
20.2
31.6
處理言論和集會自由的表現
    不滿意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29.4
33.7
32.8
5.0

29.2
29.9
34.0
6.9

19.9
28.8
42.8
8.5

27.4
24.2
42.1
6.3

29.3
25.2
38.8
7.7
處理民主政治發展的表現
    不滿意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30.0
37.7
23.3
9.0

32.3
32.8
23.6
11.3

27.3
30.2
28.7
13.8

29.5
30.7
27.9
11.9

30.5
29.5
27.0
13.0

表二:特區政府的滿意度/可信任度(%)

2000年
4月
1999年
11月
1999年
4月
1998年
10月
1998年
4月
公務員的表現
    不滿意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21.8
38.5
30.9
8.9

25.7
36.4
24.1
13.8

21.9
35.2
30.6
12.2

23.6
33.5
31.2
11.7

19.9
33.6
34.1
12.4
廉政公署的表現
    不滿意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3.2
16.6
70.7
9.5

4.2
13.2
69.6
13.0

3.6
12.8
71.2
12.5

2.8
13.3
69.3
14.6

5.3
13.7
69.2
12.9
立法會的表現
    不滿意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26.5
41.6
18.9
13.0

31.7
36.3
18.1
13.9

25.7
35.8
23.6
14.9

28.4
32.8
22.0
16.8

40.3
24.0
17.0
18.7
行政會議的表現
    不滿意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25.4
39.4
14.2
21.1

29.00
34.6
15.5
21.4

24.1
31.1
20.7
24.2

30.0
30.9
14.9
24.2

24.2
29.7
15.1
31.0
司法制度的公正性 
    不滿意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20.1
29.6
41.6
8.8

27.1
22.0
38.1
12.9

24.5
22.3
42.2
11.0

13.1
22.9
52.0
12.0

18.0
22.6
46.5
12.9
特首董建華的表現
    不滿意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34.2
42.3
19.0
4.3

37.4
35.6
21.2
5.7

25.7
41.9
25.9
6.5

34.0
36.2
23.4
6.5

22.6
40.8
29.7
6.9
特區政府的整體表現
    不滿意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31.9
41.9
23.3
3.1

32.6
37.3
25.2
5.0

19.4
43.2
31.6
5.7

32.8
39.4
24.5
3.3

25.4
39.2
30.5
4.9
特區政府的可信任度
    不信任
    普通
    信任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18.4
29.7
44.0
7.8

20.7
27.7
41.9
9.8

13.2
24.8
40.3
11.6

18.1
24.5
48.6
8.8

14.6
21.1
54.1
10.2

表三:香港未來前景(%)
2000年
4月
1999年
11月
1999年
4月
1998年
10月
1998年
4月
香港未來政治前景
    不樂觀
    普通
    樂觀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30.4
21.6
40.5
7.4

27.7
19.8
43.0
9.4

24.1
21.2
45.5
9.2

32.4
18.7
41.7
7.2

26.3
20.9
43.3
9.5
香港未來經濟前景
    不樂觀
    普通
    樂觀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30.5
27.4
36.8
5.3

27.6
19.7
45.5
7.2

30.8
21.9
39.4
8.0

45.1
17.5
31.1
6.4

43.6
17.6
29.1
9.7

表四:中國政府各項施政的滿意度(%)
2000年
4月
1999年
11月
1999年
4月
1998年
10月
1998年
4月
處理大陸民主政治發展的表現
    不滿意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48.5
26.1
14.9
10.4

46.7
23.5
18.0
11.8

42.1
23.3
18.0
16.6

48.7
22.2
15.2
13.8

47.5
19.6
17.6
15.3
處理大陸經濟發展的表現 
    不滿意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11.8
32.8
46.8
8.4

10.6
25.2
53.8
10.5

13.6
23.0
49.5
13.9

17.3
23.5
48.6
10.6

14.2
25.1
47.3
13.5
處理香港事務的表現 
    不滿意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21.8
34.5
37.6
6.2

26.2
28.2
38.4
7.2

15.3
27.7
46.6
10.5

20.6
22.5
47.9
9.0

14.9
26.3
47.8
11.1

表五:中國政府的滿意度/可信任度(%)
2000年
4月
1999年
11月
1999年
4月
1998年
10月
1998年
4月
國家主席江澤民的表現 
    不滿意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10.3
33.5
47.0
9.3

9.1
27.7
52.2
11.0

8.4
28.7
47.9
14.9

8.5
26.7
50.4
14.4

9.9
28.5
45.3
16.4
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的表現 
    不滿意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5.3
18.3
68.0
8.5

3.8
13.9
73.2
9.0

2.4
12.3
72.2
13.1

3.3
16.0
66.5
14.2

5.0
15.1
62.4
17.6
人大委員長李鵬的表現 
    不滿意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39.0
31.0
9.5
20.4

36.4
30.5
12.0
21.0

43.0
25.4
9.3
22.3

42.9
26.3
10.3
20.5

45.6
25.7
8.5
20.3
中國政府的整體表現 
    不滿意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20.2
39.0
35.4
5.4

17.8
35.1
40.5
6.6

17.5
31.3
40.6
10.6

18.3
31.1
44.1
6.5

16.0
33.6
40.2
10.3
中國政府的可信任度 
    不信任
    普通
    信任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25.9
31.7
34.5
8.0

24.9
27.6
37.5
9.9

20.1
27.4
38.2
14.4

27.4
25.1
37.7
9.9

23.8
25.7
37.9
12.6

表六:中國大陸未來前景(%)
2000年
4月
1999年
11月
1999年
4月
1998年
10月
1998年
4月
中國大陸未來政治前景 
    不樂觀
    普通
    樂觀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21.1
21.9
48.5
8.5

15.5
19.3
55.9
9.3

17.5
19.9
48.8
13.8

18.0
17.5
52.0
12.5

19.1
20.7
47.4
12.8
中國大陸未來經濟前景 
    不樂觀 
    普通
    樂觀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10.6
13.1
71.9
4.3

8.0
13.3
72.7
6.0

12.3
14.3
63.1
10.3

14.8
13.6
63.0
8.6

13.0
15.7
60.7
10.7

表七:「一國兩制」的實踐與影響(%)
2000年
4月
1999年
11月
1999年
4月
1998年
10月
1998年
4月
香港回歸後「一國兩制、港人
治港」有否得到落實 
    沒有落實
    普通
    滿意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20.2
30.2
44.0
5.5

24.3
27.3
40.1
8.3

15.7
28.3
47.1
8.9

17.7
21.4
51.1
9.8

14.5
28.0
46.7
10.9

回歸後香港的「一國兩制」經
驗對兩岸和平統一的影響 
    負面影響 
    沒有影響
    正面影響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13.4
42.2
32.4
12.0

11.0
39.2
32.4
17.4

8.2
36.4
39.4
16.0

9.5
37.9
36.7
15.9

9.1
33.0
41.6
16.4

中國政府處理香港事務的表現
對兩岸和平統一的影響
    負面影響 
    沒有影響
    正面影響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17.2
38.4
32.0
12.5

13.8
35.4
34.1
16.8

9.4
33.8
38.9
17.8

11.1
36.7
37.3
14.9

9.6
31.9
40.4
18.2

表八:身份認同(%)
2000年
4月
1999年
11月
1999年
4月
1998年
10月
1998年
4月
    香港人
    中國人
    兩者都是
    兩者都不是
    不知道/不清楚/拒絕回答
52.9
37.3
6.7
0.6
2.4
56.3
31.0
6.9
0.8
4.9
55.6
28.3
7.7
0.8
7.6
57.2
29.4
8.6
0.4
4.4
54.8
28.6
9.7
1.4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