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類化 (cognitive categorization) 與 概念化 (conceptualization)

認知類化一詞看似抽象深奧,其實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停進行的思維活動。例如,藍色、紅色、黃色都是一些特殊的色調,然我們都將之歸類為“顏色”這籠統又概括性的類別:

簡單的認知類化有助我們把繁雜的現實過濾和簡化,方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為自己定位,並作出適當的行為反應。又如,我們遇見一個陌生人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已把對方分類為“男性/中年/英國人”,或“女性/小孩/中國人”,並按此分類作不同的反應和溝通。正是這個原因,我們在虛擬空間結識新朋友的時候總要先辨別對方一些基本資料,如性別、年齡和所居地,否則我們會有某程度的焦慮,不知應如何跟對方交往才是適當。

簡單而言,認知類化是一個把特殊性項目轉化為一個概括性類別的過程:

特殊性項目 (particular items) 概括性類別 (general categories)
叉、刀、碟 餐具
小學、中學、大學 教育程度
明報、蘋果日報、星島日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報章

在這層次上,來自理論的概念 (concept) 可理解為認知類化的延伸。日用並習以為常的認知分類植根於特定的文化和社會環境,不一定確切地反映客觀現實,有時更可能只反映主流偏見(如把亂拋垃圾或高聲喧嘩等陋習歸類為某個社群的特性)。概念則是一些為探究過程而設,以較科學的方法建立的認知類別。

概念化便是一個把實徵現象轉化為概念的過程:

實徵現象 (empirical phenomenon) 概念 (concepts)
上堂談話、偷吃零食、傳送影音短訊

校內違規行為

越軌行為 (deviant behavior)/
對抗行為 (resistance behavior)

概念化是關鍵的探究程序,提醒我們要把探究用的認知類別顯明化 (make explicit),令探究邏輯更加透明,幫助探究員更早察覺程序上的盲點和漏洞,也令讀者掌握更多資料去判別探究結果的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