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力震盪和六何法


「腦力震盪」是把自己所感興趣的問題和觀察提出來,而所謂「六何」就是:

何事(What

何人(Who

何地(Where

何時(When

何因(Why

如何(How

 

藉探索探究主題內發生了甚麼事、事情與哪些人、組織有關、在哪兒和哪時發生、維持了很久、發生的原因和過程,從而收窄探究範圍、確立主題。同學亦可利用「六何」作思考的方向,找出那些零散的觀察、想法之中還未清晰的人、時、地和各種因素,嘗試將它們串連和整合起來。

 

比方,以下是學風中學的同學ABC在小息時候的對話,當中反映了不少他們對同學課堂上行為的觀察和意見。

 

A:剛才完全不能專心聽課,坐在後面的同學喋喋不休又笑過不停,真是倒霉!

B:這還好,上星期坐在我旁邊的大鷹竟然在上課時吃魚蛋,弄髒了我的書和作業!

C:哈哈,那似乎我最幸運!我旁邊的小鷹從不騷擾我,整天也不作聲只顧密密收發手機短訊。但真的搞不通,他忙著跟誰聊。再者,哪有那麼多東西要寫,平日我發短訊,也僅是一句起、兩句止。

 

上述同學的觀察相當有趣且真實,其實我們可透過「六何法」,整理他們的觀察,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同學課堂上的行為。

 

1. 何事?(What is going on?

 

  • 發生了甚麼事?事情的性質是怎樣?
  • 事情或現象的要點是甚麼?
  • 事情的背景、來由是甚麼?
  • 我還需要知道哪些情況、背景資料才能瞭解整件事呢?
  • 甚麼令我感到意外、最重要?事情帶來了甚麼新知訊、啟發?

 

以先前對話為例,同學ABC指出一些令他們生厭或好奇的事,如同學在課堂上聊天、吃零食、收發手機短訊。這些事情的性質是怎樣?有沒有共同之處?這些都是課堂上不聽課的行為,更可歸類為違反校規的行為。另一方面,同學C發 現小鷹同學如斯著迷收發手機短訊,與自己使用手機短訊的習慣成強烈對比。那麼,如何使用手機或如何使用資訊科技便可成為另一探究方向了。如下圖,我們以不 同顏色代表不同類別的事件,黃色和藍色的事件分別概括為「違規行為」及「資訊科技的使用」,甚至可將兩者歸類為「學生文化」這大課題。故然,很難一下子決 定哪個才是更值得探究的方向,同學可先整理各種想法,待搞清各種想法後再作篩選。

 

2. 人?(Who are involved?

 

  • 事情或現象涉及哪些人、哪些團體組織?誰參與其中?
  • 誰觸發事情的發生?
  • 誰受到影響?
  • 牽涉在內的人和組織的關係是怎麼樣?(家人、師生、朋友、政府與市民;對立、友好、中介
  • 誰最瞭解這件事?還有誰有這件事更多、更豐富的資料?

 

假設同學決定進一步探索「違規行為」,腦力震盪的下一步便是考慮有關「何人」的問題。社會探究旨在了解社會行為,要明白行為的原因、意義和啟示,必須放眼於最基本單位──人。比方,我們了解校內違規行為,必涉及至少兩類人:訂立和執行校規的人士和需要遵從這些校規的學生。前者可根據他們在學校職級和校規所賦予的權力之不同而分類;後者則可按他們對是否遵從校規而再劃分。

 

 

了解事件裡所牽涉的 人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簡單可畫出這處境內的人物關係圖,配對他們的身份與崗位便能有所發現。我們會發現有些人會以同一身份擔當不同崗位、扮演不同角色。 例如「學生」,當中有些既是負責執行校規的風紀,又是遵從或違反校規者的同學和朋友。他們執勤時,要求同學遵守校規,甚至需要檢舉違規的同學,他們如何處 理這潛在的角色尷尬呢?風紀與不是風紀的同學之間會否因此出現芥蒂?他們對校規的看法和反應又會否因此而有所不同?角色之間可能出現的矛盾和衝突,也是值 得探究的問題。

 

3. 何地?(Where did it happen?

 

  • 事情或現象在哪裡發生或出現?
  • 其他地方也有類似、類近的事情出現嗎?
  • 若相同的事情發生在其他的地方,所牽涉的人的反應會有不同嗎?所帶來的後果、影響有分別嗎?      

 

得悉「何事」、「何 人」之後,便是找出「何地」。若繼續以「違規行為」為例,同學於校內抑或校外違反校規?某些違規行為會否只在某些地方出現?違規行為的種類、同學違規的程 度有否有因地而異?這些都是「腦力震盪」的思考方向。若聊天、吃零食、收發手機短訊不是在學校範圍做的話,當然不算是違反校規。這指出「何地」的重要性, 即使同一種現象、事件,只要在不同處境(Context)發生,便會有不同的意思,故不能隨便抽空而論。

 

除此之外,我們也需 要考慮同樣的現象或事情也會在其他地方出現嗎?從而了解這是個別、特殊情況,還是普遍現象。例如,像上述討論學校違規行為的那三位同學,他們皆來自學風中 學,他們所談的當然只是他們學校的情況。但在其他學校,也有同學這樣違規嗎?若同樣的事情在其他學校也發生的話,那麼這種「學生違反校規」的情況便不局限 於學風中學,而是大部分的中學。換言之,探究學風中學的情況,也讓我們了解到大部分中學的情況。那麼,學風中學便可成為探究「中學生違反校規情況」的其中 一個樣本(Sample)了。

 

有關「何地」的提問,最後便想若相同的事情發生在別的地方,事情的發展會否有分別。例如,學風中學與上述XYZ中 學也是文法中學,它們的學生上課時吃零食的話,應該有類近的懲罰。但若事情發生在國際學校裡又怎樣呢?文法中學和國際學校於制訂和執行校規有不同的尺度, 即使發生了同樣的事情,兩類學校會否因而有截然不同的懲罰,甚至不視作為違規行為呢?故此,這樣思考「何地」的問題,能幫助探究員將探究對象分類,決定需 否蒐集其他種類的資料,以更審慎訂立出探究問題。

 

 

4. 時?(When did it happen?

 

  • 事情或現象在哪時發生或出現?
  • 事情維持了很久?
  • 過往也發生過類似、類近的事情嗎?若有,在甚麼時候?出現了多少次?
  • 事情的發展經過是怎樣?有沒有明顯的發展階段、分水嶺或轉捩點(Turning point)?

 

以學生違規為例,除了了解單一事件所發生的日期、時間外,還可追蹤各種違規行為通常在甚麼時候發生。如課堂上、小息期間、午飯期間,還是下課後?某些違規行為又會否集中在學期初、考試期間、學期末或學校假期才出現?

 

此外,更可翻查過去 有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情,以掌握事情發展的趨勢。如下圖列出學風中學歷年學生違反校規的數字,可見學生的違規情況一直存在,似乎更有持續上升的趨勢。這種 趨勢背後反映了甚麼、可如何解釋呢?這代表年輕一代的品行愈來愈差,承如俗語所謂的「一代不如一代」;還是因為近代學生普遍擁有流動通訊設備,校方將學生 於校內使用這些設備列為新的違規行為,因而令整體違規數字上升呢?

 

這些提問讓探究員深入了解事情的特徵、發展的經過,與及掌握事情發展的趨勢,從而對探究現象有更全面的認識。

 

5. 因?(Why did it happen?


  • 為何發生這事情或現象?
  • 為甚麼人們會這樣做?他們的動機是甚麼呢?是故意這樣做,還是無心、不自覺?
  • 有沒有一些外來的因素、大環境的轉變誘發了事情的發生?

 

以課堂上發手機短訊為例,同學這樣做的動機是甚麼?是想保持與校外朋友、校內同學聯絡?覺得上課沉默而作玩樂、解悶、反抗之用?效法身邊朋友和同學的做法,以避免被視為離群、確認融入了他們的圈子?

 

 

了解事情的成因,除了從所牽涉的人和組織的內部因素入手(組織立場和定位、個人成長階段和家庭背景等)之外,還可從「社會大環境的轉變」入手。假設無論哪個年代的學生也愛在課堂上聊天、與班內同學通消息,上一代會以「傳紙條」來與同學互通信息。但科技發達、流動通訊的普及,這一代的學生愈來愈多擁有手提電話,便由課堂上互傳紙條,改為互發手機短訊,以與同學通訊。或許只是通訊的工具更改了,但背後的動機歷年也如一。故此,提問「何因」時,不妨多考慮一些宏觀因素、大環境的轉變,如科技的轉變、經濟轉型、政權交替、全球化等,以拓闊對現象成因的認識。

 

 

6. 如何?(How did it happen?

 

  • 事情或現象是怎樣發生?事件的發生經過、細節是怎樣
  • 事情或現象的哪一環節、哪一部分、哪一階後,或人物是事情發展的關鍵?
  • 當中所牽涉的人、組織或其他方面的反應是怎樣?
  • 據現時所搜得的資料,足夠讓我們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或能向別人清楚描述這事嗎?若不足夠、不清楚的話,還欠缺甚麼資料?
  • 這件事對不同的人、組織和其他各方面帶來甚麼後果和改變?

 

當探究了「何事」、「何人」、「何地」、「何時」和「何因」後,我們大致明白構成相關事情、現象的因素,而最後我們需要提問「如何」,將上述的「五何」扣連起來,以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發展經過和各方面的反應。

 

同時,提問「如何」 亦即叫我們推敲事情將會怎樣延續下去,了解事情對所牽涉的人和組織等會有甚麼影響、啟發,甚至改變。尤其是一些社會問題,藉找出「如何」的答案,便不難明 白問題如何產生,哪裡是事情的關鍵所在,哪裡是潛在的危機。明白過後,有助探究能從中整理出可行且實際的建議、方法幫助當事人解決困難,或改善現有制度以 防止問題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