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醫療社會學

簡介:香港社會經歷現代化過程,總人口不斷膨脹時,老年人口亦漸漸上升,個人健康及醫療服務,愈來愈受大眾關注。社會學對本土健康醫療方面的研究,早在七十年代的觀塘研究中,便有調查香港人對中西醫療服務的評價及使用情況。接著的二十年間,研究課題擴展至精神健康、生活壓力、老人健康與社會支持等。

(A) 老年人的健康及精神狀況調查(Health Status, Cognitive Functioning and Dementia Among Elderly Community Population in Hong Kong

這個調查有兩個特點,一是樣本數龐大,二是作華人城市比較研究用途。1987年,中美合作的研究人員在上海市對老年人的精神狀況作調查及評估。1991年,中、港、美三地的學者合作,在香港進行類似1987年上海市的調查,比較不同發展程度的華人大城市內的老人精神狀況。

(B) 1988年開始,每兩年進行一次的「社會指標」抽樣調查,探討範圍都有涉及香港人的精神狀態、健康與疾病、醫療保健體系等,可參看各次「社會指標」調查的研究報告。

調查時間:

(A) 1991
(B) 見稍後介紹社會指標調查

抽樣範圍:

(A) 整個香港
(B) 見稍後介紹社會指標調查

合資格受訪者:

(A) 65歲或以上
(B) 見稍後介紹社會指標調查

樣本數:

(A) 2203
(B) 見稍後介紹社會指標調查

樣本設計:

(A) 根據199012月至19917月政府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的住戶資料,抽選當中有65歲或以上老人居住的住戶作調查樣本。當時政府統計處的抽樣過程,可算是多段整群系統抽樣法,先按地區劃分成抽樣群,約是500個住宅地址成一群,然後按既定的抽樣間距透過系統抽樣選出住戶樣本。

(B) 見稍後介紹社會指標調查

相關文獻:
(A) Liu et al. 1993
(B) Lau et al. 1991, 1992, 1995,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