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階級分析及社會流動研究

簡介:八十年代中以前,有關社會階級的討論和研究在香港並不熱烈。當時有研究者認為階級結構無助理解香港社會的人際關係或政治行動(Lau and Kuan 1988:66,引自Wong and Lui 1992:20)。另一方面,從以往多個樣本調查中發現,香港人愈來愈相信香港社會是開放及充滿機會,憑個人努力終會得到向上流動的社會成就(Wong and Lui 1993)。

然而,社會階級不存在的學術假設,香港人的主觀社會開放及流動程度,跟客觀情況是否一致,在八十年代末開始受到嚴重質疑。一群本土第二代的社會學者引用西方社會學的階級分析與社會流動理論,深入探討香港社會結構,並嘗試劃出客觀的階級結構圖像。此外,更進行大型的樣本調查和統計分析,使階級研究既有理論探討,也重視數據支持。主要的數據來源有二,一是問卷調查所得,另一是分析政府統計處的人口普查資料。

A)香港社會流動調查(A Benchmark Study of Social Mobility in Hong Kong

研究者的興趣不止於階級及社會流動的理論和應用,更重要是透過這些論述,來瞭解維持香港社會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的結構因素。研究的重點包括客觀的階級劃分、社會的開放與流動、限制與不平等、及教育機會影響社會成就等(Wong and Lui 1992)。

這個研究計劃除了有系統地整理香港發展經驗的社會結構因素外,原本的負責人還跟另外一位研究者合作,把香港的分析結果對照一項國際性比較研究,從而指出香港社會的不平等流動機會,跟世界各大工業社會相似。另一方面,結合香港的地理文化因素,質疑東亞社會的發展及流動,是否真有別於西方社會的經驗(Chan et al. 1995)。

B)香港中產階級研究1992

這是一項大型國際性比較研究的一部份,主題是比較亞洲四小龍(台灣、南韓、新加坡、香港)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各自的社會結構轉變,尤其著重中產階級的興起和形成。負責香港調查的研究者,跟1989年「香港社會流動調查」的相同。研究發現香港社會經驗著向上流動的人,並非一定依賴教育成就,可是,上一代的階級背景肯定起關鍵作用。另一方面,階級認定和階級意識對香港人的價值觀和看法,並非起決定性的影響。

C)階級結構與社會流動分析

這個研究跟前述兩個項研究計劃最大的不同,在於數據資料的來源和性質。前兩個研究的資料是透過大型的樣本調查以問卷搜集得來,而這個是對香港政府統計處的1981年人口普查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理論上是最能夠涵蓋整個香港的人口。研究的主題是建立「社會經濟地位指數」(主要結合了職業分組、教育程度和收入),應用「社會流動圖表」分析香港社會的階級結構,揭示香港普遍存在上下兩代的階級位置繼承,並有異於一般人主觀的開放社會印象(Tsang 1992)。進一步的分析結果,發現階級繼承是由於「世襲特質(如家庭背景和性別)」影響下一代教育成就,而教育成就對職業成就又具顯著影響力(Tsang 1993)。

調查時間:

A1989-90
B19927月至19933
C1981

抽樣範圍:

A)整個香港
B)整個香港
C)整個香港

合資格受訪者:

A20-64歲男性戶主
B20-65歲有經濟收入人士
C)個人資料樣本:15歲或以上在職人士

家戶資料樣本:15-27歲子女跟父母同住

樣本數:

A1000
B590
C)從1981年的人口普查資料中分別抽選20% 個人資料樣本、5% 家戶資料樣本。

樣本設計:

A)由政府統計處根據19891 月的全香港住宅地址,按地區作分層抽樣。

B)多段抽樣

(一)首先透過政府統計處的協助,隨機選出足夠的住宅地址樣本。

(二)抽選的地址中若有多於一個住戶,以隨機抽樣方式選出其中一戶。

(三)若一戶內有多於一位合資格受訪者,便根據一個隨機抽樣格子選出其中一位訪問。

C)個人資料樣本:從1981年的人口普查資料中抽選20% 15歲或以上在職人士。

家戶資料樣本:1981年的人口普查資料中抽選5% 的家戶,當中必須有15-27歲子女跟父母同住。

相關文獻:
(A)Wong and Lui 1992, 1993; 呂大樂、黃偉邦1993; Chan et al. 1995
(B)Lui and Wong 1994(Unpublished report);
呂大樂1998
(C)Tsang 1992,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