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

原载于2021年12月16日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语言学冰室」,并欢迎关注「语言学冰室」。

第二届中国语言学岭南书院圆满落幕

第二届中国语言学岭南书院(Southern Institute of Chinese Linguistics)于2021年12月5日至15日成功举办。中国语言学岭南书院由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澳门大学发起,粤港澳高校中文联盟主办,旨在推动中国语言学的学术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从事中国语言学研究的师生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本届书院由粤港澳高校中文联盟主办、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承办、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协办,以线上形式进行。在十天时间里,书院共呈现了十三场讲座,涵盖中国语言学各个方向,吸引了超过一千两百人报名参加,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专家学者等。

书院开幕式在2021年12月5日举行,由林华勇教授(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担任主持,徐杰教授(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和邓思颖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出席并致辞。徐杰教授首先介绍了书院成立的初衷及院训,邓思颖教授随后介绍了本届书院的具体情况。


徐杰教授、邓思颖教授、林华勇教授出席第二届中国语言学岭南书院开幕式(2021年12月5日)

开幕式后,徐杰教授以“语言特区对语法规则的突破及其限度”为题进行了报告。徐杰教授将政治经济中的特区概念引入到语言学领域,提出了“语言特区(Special Language Domain)”概念,即可以有条件突破惯常语言规律约束的语言运用特定领域。语言特区是促使语言创新演变的重要源泉,主要包括诗歌文体、标题口号、网络用语三大类型。本讲通过诗歌中介宾状语后置现象和汉语新兴被动句两大案例,展示了语言规则是如何在普遍语法的语言机制大框架下,在语言特区中获得突破和创新。本讲指出“语言特区”的研究具有深广的学术高度、辽阔的理论纵深,为深刻认识语言机制、解释语言变异、预测语言发展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


徐杰教授:语言特区对语法规则的突破及其限度

邓思颖教授以“汉语句末位置研究的理论意义”为题进行了报告。邓思颖教授认为句末位置作为句法的边缘结构在制图理论(cartography)的研究中非常重要,因为其处于句法与其他系统互动的接口(interface)位置。邓思颖教授通过汉语句末助词连用现象,总结出“句内”边缘结构的地图:“……谓语]事件]时间]焦点]程度]回应]”。又以汉语句末助词来自谓词为线索,提出“联合结构说”的设想,即助词应分析为联合结构的内并连语,总结出“句外”边缘结构的地图:“[主体句]∅[后续语]”。本讲进一步指出“中心语说”适用于主体句内的句末助词,“联合结构说”则适用于后续语的句末成分,而句末助词的有无多寡间接受后续语所影响。“联合结构说×中心语说”结合的分析方法,是对句末成分研究的崭新尝试,为句法边缘结构的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邓思颖教授:汉语句末位置研究的理论意义

石定栩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界面关系和汉语语法分析——以‘确实、真的、实在’的辨析为例”为题进行了报告。本讲首先介绍了“界面关系”(interface)的概念,即语义、语音、篇章、语用等不同语法子系统在交界处形成的界面,指出界面理论能有效地对汉语近义词进行辨析。接着,以“确实、真的、实在”为例,通过替换的方式,考察了三个词在单个句子及语篇中的异同,总结出 1)在句法-语义平面,“实在”只能评价可分级的命题,“真的、确实”既可以评价可分级也可评价不可分级的命题。2)在句法-语篇界面,“真的”表示当前相关命题内容准确无误;“确实”表示当前命题的内容准确无误,值得相信;“实在”改变了命题内容的量级地位。最后,总结了三个词的结构位置。体现了界面理论是汉语语法研究行之有效的理论工具。


石定栩教授:界面关系和汉语语法分析-- 以“确实、真的、实在”的辨析为例

张玉金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以“殷墟甲骨文中的‘其’为代词说商榷”为题进行了报告。张玉金教授首先介绍了学界对甲骨文中“其”的两种看法:一是副词,二是代词。最早对甲骨文语法进行全面研究的管燮初认为“其”是副词,属于疑问副词的小类,中国学者大都从此观点。最早提出甲骨文中“其”为代词说的是美国学者倪德卫(David S. Nivision),美国学者吉德炜(David N. Keightley)也认同该观点。加拿大学者高嶋谦一(Ken-Ichi Takashima)认为甲骨文中的“其”有一部分是用作代词。本讲着重讨论了吉德炜和高嶋谦一的观点,通过分析“其”出现的句法位置和句法功能,认为把甲骨文中的“其”看成代词,从意义和用法的角度都缺乏根据,甲骨文中的“其”应看成副词,并进一步指出,如果“其”不是代词,那么基于代词说衍生的各种阐释,就失去了根基。


张玉金教授:殷墟甲骨文中的“其”为代词说商榷

黄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以“语言相对性与中华文化术语传播”为题进行了报告。黄教授认为文化术语是概念的语言指称,文化术语的交流传播会受所属语言的明显制约。汉语的多样性在历时方面表现为古今词汇的不同,共时多样性则表现为中西语言词语的不对等。他进一步指出中外文化交流的信息流向至少在词语翻译的层面是不对称的,即英语处于汉-英词语翻译和信息交换的绝对强势地位。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硬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汉语的国际推广和国际影响也在不断增强。目前方兴未艾的国际汉语传播热与国际通用传播平台,也为汉语所承载的中华思想文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黄行教授:语言相对性与中华文化术语传播

潘海华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以“逆动化与汉语的把字句”为题进行了报告,对“把字句是汉语特有句式”这一传统共识提出了挑战。本讲首先总结了十点把字句与逆动句在句法和语义上的平行性,并证明把字句的派生都是直接宾语,与逆动句具有同质性。其次,重新审视了过去认为把字句具有高及物性的观点。然后,解释了“把”后NP为有定、无定与逆动句正好相反的情况是由于信息结构安排相反导致。最后,证明了把字句是平行于作格语言逆动句(antipassive)的一种句式,属于语态(voice)现象,可以归入跨语言共性的行列。在此视角下,归纳了把字句的统一生成结构图,全面解释各类把字句的生成方式。潘海华教授的这一研究模式,既是对把字句语法性质的全新认识,也是对把字句语言地位的重新定位。


潘海华教授:逆动化与汉语的把字句

黄居仁教授(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以“语言大数据与人类集体行为改变:新冠盛行时的语言学研究”为题进行了报告。他认为语言大数据资料的特色除规模之外,还有涵盖时间深度与使用区域信息的特色,网络语言大数据更有几乎在时间发生时同时留下记录的即时特性,如新冠病毒或类似的流行病。以WHO等防堵的“二次伤害语言”为例,语言大数据的另一特色是能凸显整个社会共同的态度与观点。语言大数据,为各种敏锐语言观察,提供了社会与人类集体行为改变的具体科学证据,以及用来发掘与预测重要认知与行为改变的原始数据。语言大数据的研究,凸显了语言是反映人类认知观察,情感,动机,立场等的实时证据。必须能充分掌握个别语言,才能正确判读这些深层意义。


黄居仁教授:语言大数据与人类集体行为改变:新冠盛行时的语言学研究

邵敬敏教授(暨南大学文学院)以“汉语副词分类的再思考”为题进行了报告。他认为汉语副词的分类与归类是个老大难的问题:是只标记“副词”了事还是要进一步分出小类?他从副词总体分类出发,根据四个原则和策略,对副词进行内部分类,分为时间、范围、程度、频率、否定、疑问、估测、关联、喻指九个基本类别,强调了分类的基本原则是“核心语义特征”。此外,还有三个非基本类别,分别是描摹、评议、情态,三者界限往往存在交叉,需以主观客观、外部内部两个策略进行区分。分类完成后,个体副词归类应遵循两个原则:一,以最主要的核心语义特征作为归类的标准,尽可能先归入九类“典型副词”类型;二,只要语义特征有明显区别,还是看作两个词语。


邵敬敏教授:汉语副词分类的再思考

冯胜利教授(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章黄学术理论研究所)以“语体语法的来龙去脉——缘起、发展与现状”为题进行了报告,他首先展示了语体语法基础概念的提出与演进,介绍了“音值高低律”、“单双音节对应律”、“嵌偶律”、“超距律”、“尊卑律”等语体定律;接着对语体语法“核心概念”形成与发展进行了剖析,认为语体是实现人们在直接交际中具有元始属性的、用语言来表达或确定彼此之间关系和距离的一种语言机制;然后简述了语体语法的理论属性与意义,认为语言是自然界中“心、智、人”三合一的综合产品,对应了“韵律——语体——语法” 的语言学理论;最后总结了语体语法“来龙于语距发现,去脉于理论建立”。


冯胜利教授:语体语法的来龙去脉——缘起、发展与现状

屈哨兵教授(广州大学)以“新学科背景下大语言学科建设的相关思考”为题进行了报告。屈教授认为语言学科建设的“大逻辑”包含一个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三个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国三征: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逻辑”是在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农科的大背景下开展语言学科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国家美形象。“小逻辑”是大语言学科应具有横跨文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涵盖汉语言文字、外国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属性。本讲着重讨论了中国特色大语言学科的建设价值导向要面向传统、当代和未来,中国风格大语言学科的人才培养导向要面向国情、世情和网情,中国气派大语言学科的体系发展融合导向要面向内部系统、外部系统和系统延展,为语言学科建设提供方向。


屈哨兵教授:新学科背景下大语言学科建设的相关思考

施其生教授(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以“方言语法特点的挖掘和研究”为题进行了报告。他从汕头话动宾短语后的“了”(称为“了3”)出发,比较“了”在周边闽南方言、其他方言如福建连城客家话等的分布,得到三个“了”的语源及演变的历史层次和轨迹。他进一步地对汉语方言的“体貌”范畴进行考察,发现汉语体貌系统中有一系列平行的体貌成分:实现体、持续体、经历体。再从汨罗方言“完成体”的另一种特点谈起,通过在本方言系统里进行多角度分析比较、与其他方言比较,说明如何深入挖掘与研究:在比较中发现特点、把特点放到本方言的语法系统中考察、不局限于本方言、启动理论思考,强调不能只顾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刨,要实事求是。


施其生教授:方言语法特点的挖掘和研究

林华勇教授以“接触视野下的方言语法分析”为题进行了报告。他强调了方言间接触研究的重要性,并认为要进行方言间接触研究,描写是基础,可用“静-动”结合的共时描写(比较)框架对方言语法现象作充分、科学的描写。他以廉江话的“倒”、“正”,贵港客家话的“过”、贵港粤语的“倒”等语法现象为例,引入“接触引发的语法化”观点,尝试打通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关节。他详细说明了分析步骤,要由近及远,由点及面,要立足汉语相关的事实,注意接触中的“钟摆现象”,进而结合语义地图模型,把“语言接触-语法化-语义地图模型”的理论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跨语言(类型学)的比较。


林华勇教授:接触视野下的方言语法分析

郭熙教授(暨南大学海外华语研究中心)以“语言生活与语言研究”为题进行了报告。他认为语言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语言存在于语言生活中,要通过语言生活研究语言。首先,他介绍了语言生活研究的理论背景,概述了语言生活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以及中国语言生活研究的兴起。然后,他以70年的中国语言生活为例,通过观察、调查、文献等事实依据,阐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语言生活的特征与走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不断推进,使用水平不断提高;多种语言和方言并存,和谐多姿;语言生活与时俱进,时代特征突出;语言观念明显变化,语言价值取向趋于多元;语言自身不断发展,词语更替频仍。最后,为更好地研究语言生活,他提议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有扎实基础的人才,走进图书馆“静养”,走出书斋“吸氧”。


郭熙教授:语言生活与语言研究

书院闭幕式上,徐杰教授、郭熙教授、陈忠教授(澳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林华勇教授和邓思颖教授分别致辞,回顾了十天十三场讲座的内容,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并对各位主讲学者、工作人员以及参与讲座的观众表示衷心感谢。此外,帮忙主持各场的学者包括(按汉语拼音序):陈忠、邓思颖、郭必之(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林华勇、陆烁(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吴吉煌(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徐杰七位教授,特此鸣谢。


徐杰教授、郭熙教授、陈忠教授、林华勇教授、邓思颖教授在第二届中国语言学岭南书院闭幕式分别致辞(2021年12月15日)

本届书院的观众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除粤港澳大湾区外,还有国内其他三十个省市自治区,以及国外十二个亚洲国家、十五个欧美国家、一个非洲国家的师生报名参加,反应热烈。十三场的讲座,共有一千两百多人次出席。这不仅符合了书院创办的原意,即以区内师生为主体,同时对区外开放,也体现了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精神,与院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呼应。

中国语言学岭南书院将认真聆听同行同学的意见,吸取本届活动的经验,期望下届办得更好。与此同时,书院也将秉承开放、包容的宗旨,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更多尝试和探索,继续努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外在中国语言学研究方面的合作交流。


大部分讲座笔记已上载至书院网站(“程序表”一栏),欢迎浏览。笔记只作书院讲课之用,方便参考,并非定稿,请勿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