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1999-2000 News Highlights 新聞摘要
 


生物科技 (明報) 1999-9-26



卓越學科領域 (明報) 1999-9-23


一億元發展三項卓越學科 升本港科研至國際水平 (明報) 1999-9-21


教資會助研究 IT 生物科技工商策略 三大學獲1.2億 發展卓越學科 (經濟日報) 1999-9-21


三項卓越學科獲逾億撥款 (文匯報) 1999-9-21


億二資助公布 資訊科技、經濟策略及生物技術入圍 三卓越研究科港中大成贏家 (星島日報) 1999-9-21


教資會公布首批卓越學科申請三大學共獲款一億二千萬 (大公報) 1999-9-21


中大生物系與袁隆平合作 培育超級雜交水稻新品種 (香港商報) 1999-5-18
中國身為農業大國,水稻產量豐富,但由於人口增長迅速,抵銷了水稻豐碩產量,莫說出口量已是微乎其微,就是供應國內人民食用亦感到壓力。因此,如何將種植水稻技術提高,以至改良水稻的品種,已是中國農業部門及科學家刻不緩的課題 ...


高科技解糧荒 (經濟日報) 1999-5-18
人口愈來愈多,相應現象是糧食愈來愈少。中港兩地正合作,透過改良食物基因及開發天然食品,增加食物同時改善人體健康 ...


「基因」水稻 (經濟日報) 1999-5-18
中文大學日前協助北京大學中國水稻之父袁隆平,改良水稻品種,將可使每畝稻田的產量,增加一成半至二成之多,這對紓解國內糧食需求的壓力,將有很大幫助 ...


中大與內地研究改善遺傳基因 水稻畝產可達800公斤 (新報) 1999-5-18
中大宣布,與內地水稻專家合作,透過遺傳基因工程改善水稻的品質,希望可將畝產提高至800公斤以上,較目前增加最少三分一 ...


食物基因大改造饑荒拜拜 (東周刊) 1999-5-13
據估計,在五十年內,全球的人口將會膨脹到現時的兩倍,對於全球的糧食短缺問題可說是百上加斤。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最近公布,全球大約有40%的農作物在種植期間,或是離開農場之前已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果不早解決這問題,全球很可能出現災難性的大饑荒 ...


中大與內地高科技科研合作 開發中國農業資源寶藏 (Hi-Tech校園) 1999-5-5
中國擁有豐富的農業寶藏,包括世界上最多的水稻和大豆品種。這些獨特的資源,是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為中國農業科技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空間與優勢。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系、國家雜交水稻研究和發展中心、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中國農業學品種資源所、及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同意聯合採用世界上最先進的基因組功能分析技術來發掘中國優質水稻及大豆種子資源庫中巨大的遺傳寶藏,從而進行作物遺傳改良 ...

 

Future of food, a field of genes (SCMP) 1999-4-19
Samuel Sun Sai-ming, like many people, is worried about the future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 But whereas environmentalists have dubbed the new products "Frankenstein" foods whose alien characteristics will cause havoc by running amok through nature, Professor Sun fears that badly controlled or badly explained uses of the technology will squash a vital science which has the potential to feed and improve the health of millions around the world ......
 
事出必有因 因何食物要搞基因? (經濟日報) 1999-3-29
基因培植的粟米、蕃茄、大豆已經在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註冊,數年後新西蘭牧場會牧養基因改良的羊隻...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系講座教授及系主任辛世文說﹕人類對基因食物的恐懼,源於對它未認識。基因轉無時無在發生,只不過我們不佑道而已。天然基因轉移會有間限制,或條件所限無法進行...基因工程技術可打破氣候等外在因素限制,使產品能保持穩定的產量及質量 ......
 

CU biologists pioneer 'transgenic' seeds production (SCMP) 1999-10-8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ill develop the production of high-value pharmaceutical proteins in transgenic seeds to benefit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in Hong Kong and China ......
 



植物生物反應器 製品本小價值高 (明報) 1998-9-22

植物分子生物學的發展始源於1970年代。到1980年底,植物基因鑑定、提取、構建及順序分析的生物技術發展成熟 ...目前中文大學生物學系十一位教授組成一個研究小組,由辛世文講座授率領,研究及開發以植物及真菌為生物反應器,生產高價值、低成本的產物 ...


中國向四十五位海外專家頒友誼獎 (人民日報) 1996-9-28 Foreign experts awarded medals (China Daily)
今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國務委員羅干在人民大會堂新疆廳向45位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海外華人專家以及開展對華人才交流的國外機構負責人頒發"友誼獎" ...
Forty-five foreign and overseas Chinese experts received Friendship Medals from Vice-Premier Zhu Rongji and State Councillor Luo Gan yesterday ...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Institute of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and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