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提升水稻產量中大設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際米價上升,令港人出現「搶米潮」。中文大學昨公布,獲國家科學技術部批准,成立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並由「水稻雜交」研究專家辛世文出任實驗室主任,該實驗室將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研究新的生物技術,期望穩定稻米供應及提升其營養。
該實驗室為中大第二國家重點實驗室,設於中大科學館與中央科學實業驗室大樓的實驗室群組,成員包括中大植物分子生物學及農業科技研究所的科研人才。實驗室將開展研究,提升農業科學技術及提高農業生產力,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提升食物營養。
望結合新舊種植法
該實驗室主任辛世文表示,植物生物科技對世界糧食安全影響深遠。現時全球一半人口以米為主糧,他期望新的生物技術結合傳統育種,可提升稻米產量及營養。
該實驗室將在與中國農業大學將合作進行有關分子生物技術、水稻產量提升、水稻營養成分改良及作物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辛世文認為,兩校合作可以互補、發揮最大優勢。本報記者
文章編號: 20080403003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