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發現早發性糖尿病多屬遺傳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糖尿病研究發現,華人的糖尿病與外國人的不同,影響很多年紀較輕的人,而大部分患有早發性糖尿病的病人,其家族成員都同樣患有糖尿病,本身並沒有常見的指標因素如肥胖及年老。這類病人若得不到及早診斷及治療,後果會十分嚴重。
香港中文大學從事有關糖尿病研究近十年。根據一項調查在一千五百名年齡由三十至六十五歲的受訪者中,糖尿病的發病率為4.5%,並隨年齡遞增,未滿四十歲的發病率為1.5%,六十歲以上則增至10%。而當中逾六成人是之前未被診斷為糖尿病患者。
一般相信,糖尿病是與年老及生活習慣有關,例如肥胖或缺乏運動。而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發現遺傳是一個重要因素,對在四十歲以下發病的病人尤其如此。令人憂慮的是本港糖尿病病發的年齡有下降趨勢,根據最近一項統計,到威爾斯親王醫院就診的3427名糖尿病患者,28%是在四十歲前被發現有病,而病者的平均年齡亦由一九九零年的五十七歲,下降至五十歲。當中56%有早發性糖尿病的病人有家族遺傳,而在四十歲後才發病的病人,其家族遺傳的百分比僅是40%。
糖尿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家族遺傳、妊娠性糖尿病、肥胖、高血壓及高血脂等。在1803名有這類危險因素的人士中,只有一個危險因素,其患上糖尿病的機會較正常人高六倍,如果有齊五個危險因素,則其患糖尿病的機會較常人高達五十倍。
研究亦發現,在有家族遺傳的年輕病人中,14%已發現有基因問題。而在四十一個有年輕病人的家庭中,三十七個家庭有超過一名其他成員亦有糖尿病,而在總數一百四十五名病人家屬中,39%患有糖尿病,只有29%在調查前已獲悉患病;另外12%有葡萄糖耐量失效,這類病人每年約有一成人會患上糖尿病。
血醣過高及患病日子越長是引發糖尿病併發症的主要原因。血醣長期處於高水平(例如超過五年)會破壞血管,引致多個器官受損。年輕病人由於發病早,患病日子十分長,通常超逾二十年,而當他們年紀漸長時,便會出現多種併發症。本港約有四成住院病人是因為糖尿病而要住院,而糖尿病亦與多種疾病有關;三成需接受透析治療的病人、三成心臟病患者、三成中風病人及九成並非因創傷而需切除腿部的病人均是糖尿病患者,而三成糖尿病人會出現眼部的併發症,五成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壓、高血脂或蛋白尿,而糖尿病人死亡或出現心臟病的機會亦比常人高二至三倍。
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陳重娥醫生指出,糖尿病是一個日趨嚴重的問題,就像一個計時炸彈,需要有專注的醫護及研究人員投入合力去對付這個問題。及早檢驗糖尿病高危人士,適當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醣水平及其他誘因,可以避免糖尿病併發症的出現。
陳重娥醫生又指出,基因是影響糖尿病的出現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對年輕病人而言,所以找出這類基因將有助治療糖尿病。中文大學目前全力進行有關糖尿病基因研究。
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