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次研究於1961至1964年間量度了由1所母嬰健康院及16所學校招募的5,733名男生及5,703名女生。
這次研究的數據用於製作第一個本地的年齡別體重及年齡別身長/身高圖表,以助監察香港兒童的生長狀況。這些數據同時顯示香港華裔兒童的獨特生長模式。1960年代的香港嬰兒於出生時比英國及美國的嬰兒輕,但於6個月大時卻比他們重,在出生的首6個月顯示出一種「追趕」式的生長現象。不過,香港兒童由出生至成年仍比同齡的外國兒童較為纖廋。研究人員估計香港兒童擁有較纖瘦的身形可能是為了適應中國南部普遍溫暖及潮濕的氣候。
參考資料
Chang KSF, Lee Marjorie M.C., Low W.D. Standards of
Height and Weight of Southern Chinese Children. Far
East Medical Journal. 1, July 1965

這是由Elaine Field教授及Flora
Baber醫生完成的第一項有關香港華裔兒童的生長,發育及育兒模式的縱向研究。
他們於廣華醫院及伊利沙伯醫院招募了782名於1967年2月24日至4月1日期間出生的嬰兒並跟進他們由出生至5歲的成長狀況。
是次研究記錄了1960年代出生的香港兒童的母乳餵哺率高於現時。在出生首6個月,有34%的嬰兒是全以母乳餵哺的,而有24%的嬰兒是部分時間以母乳餵哺。可是餘下42%的嬰兒中,卻有約一半在出生首10個月的某段時間以煉奶餵哺。
參考資料
Field C. Elaine & Baber Flora M. Growing up in Hong
Kong.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a study of the growth,
development and rearing of Chinese children in Hong
Kong. 1973.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