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項計劃為期十六個月,分三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二○○九年二月至四月)

「科學工作坊」

本階段設六個科學工作坊,每工作坊六小時,於週末舉行。學員需至少出席其中四個工作坊。學員將透過不同主題的活動,例如參觀、示範、遊戲等加深對科學的認識。課程由香港中文大學的教授/導師設計和任教,內容包括生物化學、生物、數學、統計、化學及物理學。每個工作坊均設有課堂評估,約一百位表現良好的學員將被邀請參加計劃的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二○○九年七月至十二月)

「專題工作坊」及「科學培訓課程」

由於甲型流感H1N1爆發,原定在2009年7月20日至7月22日舉辦的暑期學習營已取消。取而代之舉辦兩天專題工作坊。專題工作坊內容有四個專題,包括: 統計學、數學、化學或生物化學及生物或物理。 科學培訓課程將於二○○九年十月開課,學員需出席六講共十分學時的課堂。培訓內容著重發展學員的認知能力,包括分析、檢討和調控自己的思考過程,及策劃自己學習和發展的能力。學員可從四個科學範疇,包括生物科學、化學、物理學及數學中,按自己的學習專長及興趣選擇其中一科修習,進一步學習專門的數理知識,發展個人的專業才能。學員於課程完結前需進行評估測試,每範疇首40%表現良好的學員將被邀請參加計劃的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二○一○年二月至五月)

「科學研究計劃」

計劃最後階段的「科學研究計劃」將於二○一○年的二月至五月進行,學員須選擇一個科研項目進行深入探究。學員將在大學教員的指導下,以3-4人小組形式親身體驗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的過程,並可以使用大學實驗室先進的儀器進行實驗,或會進行野外考察、蒐集標本作分析。在真實的科研環境下,學員需要不斷創新,反覆嘗試,並從實踐的過程中學習獨立思考及建構個人的學習模式。

本院保留此計劃所有活動的內容、相片及錄影之保有、刊載及處理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