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57 - Filmfest-online

Basic HTML Version

After the Party – Screening Through the Night
1995 •
美國
USA • 101
分鐘
min
英語,英文字幕
In English with English subtitles
導演
Director •
李察.林尼特
Richard Linklater
情留半天
Before Sunrise
回到最初,1995 年,李察.林尼特永遠不會想像到,這對一天的情侶,
會變成電影史上永恆的愛情經典。來自美國的 Jesse 在維也納遇上了法
國女生 Celine,兩人一見鍾情,決定在必須離開城市前相伴一天。情,
原來真是要談出來的,整套電影沒有高潮起伏,也沒有主線劇情,不過
就是兩個年青男女交談一些愛情的想法。但你慢慢發現,自己悄然希望
維也納的行人路再長一點,時間再走慢一點,鏡頭下如此合拍的兩人,
彷彿代觀眾完了一場靈魂伴侶夢。直至東方既白,男女將要各走各路,
觀眾才明白到,浪漫從不來自永恆,而是基於即將消逝的一瞬。連續看
完三套電影,打開門,你,正處身愛在黎明破曉時,還等甚麼?放膽去
愛吧。
Back to where it all began. In 1995, Richard Linklater had probably never imagined
that the one-day couple in his film would blossom into one of the best screen
couples of all time. Jesse from the America happens upon Celine, a French girl, in
Vienna. They decide to spend a day together before leaving the city and soon talk
their way into each other’s heart. With no dramatic twists nor any clear plotline,
Before Sunrise only shows the couple trading their views on romance. As the film
progresses, we find ourselves quietly wishing that the pathway they’re walking
on wouldn’t end so soon, the time they’re spending together wouldn’t pass so
fast. The pair are so meant for each other as if our dreams for a soulmate were
all fulfilled. The sun rises again. Jesse and Celine have to return to their separate
worlds. Not until then did we realize that what makes romance romantic is not
eternity, but the very last moment before it vanishes. When you open the theatre
doors after viewing the Before Trilogy, it will be the start of another day. What’s
holding you back? It’s time for love!
˚ಂ
Date
¦
30 / 3 / 2017
ࣛග
Time ¦
2:20am
ήᓃ
Venue ¦
邵逸夫堂
Sir Run Run Shaw Hall
這個年頭,若談起邵逸夫堂,相信在不少同學的記憶底片
上,主要是辦週會、開講座,甚至是考試的場所。可能你
不知道,這個可容納 1438 人的表演場地,是香港碩果僅存
可以播放菲林電影的劇場。不要忘記,它是「邵逸夫」堂,
名字早已跟電影結下不解緣。
在 1981 年 7 月 5 日開幕的邵逸夫堂,是香港唯一一所以
公帑為主要建築成本、設有環繞聲的大型電影院,是現今
少數同時備有菲林和數碼放映的場地。「李行電影節」是
首個由邵逸夫堂籌辦的電影節,後來嚴浩導演的《似水流
年》也在這裡舉行首映,當時只有中大師生才可進場,仍
然全院滿座,著名紀錄片如《天安門》及《平安米》亦曾
在邵逸夫堂播放。在八十年代中期,多個學會組織都以電
影放映來籌募經費,曾經有一個學年,邵逸夫堂一共播放
五十一部電影。這個紀錄,使得邵逸夫堂需要實施一項政
策,規定一個星期內不得放映多於三齣電影,免得影響學
生的學業。直至九十年代初,隨著盜版及租借影碟盛行,
電視台亦不時播放電影,「電籌」開始式微;加上學制「四
改三」,課程變得緊密,同學的心力都花在進入職場的準
備。到了千禧年代,電籌基本上已成絕響,最後一次電籌
發生在 2010 年,當時放映的是《哲古華拉少年日記》,所
得款項全數捐給海地地震的救災工程。
二十年過去,傳播科技的發展大大改變我們的觀影經驗。
不單是儲存裝置的革新,各類網上平台、串流媒體等科技,
都將看電影變成不受時空所限的個人化享受,受眾甚至可
以隨意加速或跳播,打破原本的電影時序。可是,儘管時
代巨輪轉得有多快,終究有些事物的質感是難以取代、無
法磨平。不論是 16mm還是 35mm的菲林片,其景深效果、
分明的層次、光影及色彩的對比度都是數碼電影無可比擬。
跳出光影,觀影現場的聲音、空間、氣氛,都構成特殊的
集體回憶。忽爾想起,近年出現在香港街頭的各類社區放
映,除了試圖開拓街坊對公共空間的想像,放映本身亦肯
定集體觀影的時代意義。不知道,你我幾乎每日經過的邵
逸夫堂,會否再次成為他日一代中大人回憶中沒有褪色的
底片呢?
(文章部分內容摘錄自 2010 年出版的《中大地圖王》)
光影中大-
邵逸夫堂的這些年
57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