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關節及骨骼毛病
• 關節炎
• 骨質疏鬆
• 骨折 (特別是髖關節或股骨)
• 足部問題 |
神經系統毛病
• 中風
• 柏金遜症
• 小腦功能障礙
• 神經發炎 |
心臟、肺部及循環系統毛病
• 長期冠心病
• 慢性阻塞性氣管疾病
• 嚴重心臟衰竭
• 周圍血管疾病 |
Cognitive, psychological and sensory problems
• 痴呆症
• 抑鬱症
• 恐懼及焦慮
(如恐懼失去平衡及再次跌倒)
• 疼痛
• 視覺障礙 |
環境因素
• 活動能力受阻 (如使用約束衣)
• 缺乏適合或足夠的助行器具
|
其他
• 長時間臥床造成的身體虛弱
• 營養不良
• 葯物的副所用
• 其他嚴重疾病 |
生理方面
肌肉萎縮、關節孿縮、肌肉疼痛、骨質疏鬆、褥瘡、體溫過低、肺炎、便秘、失禁、深靜脈栓塞、食慾不振等
心理及社交方面
孤獨離群、喪失獨立能力、 缺少感官刺激 、 抑鬱、精神錯亂、痴呆等
-
讓行動不便的長者在能力範圍內繼續參與日常活動,同時注意避免體力過度消耗,更要避免讓他人代為處理自己能力能做到的事。
-
經常運動以保持四肢靈活及促進血液循環,避免臥床太久。每天可做一些伸展關節的運動。
-
保持身體有充足的水份供應,每天應攝入 1.5 至 2 公升 (約 6 至 8 杯) 流質。
-
專注「能力」而非「缺憾」,找尋一切可改善行動的方法 (如使用助行器﹑輪椅) 及改善家居環境。詳情可向治療師查詢。
-
經常與人保持接觸,多與家人、朋友或照顧者一同參與有益身心的活動。
-
對於需要長期臥床者的建議 : 應盡量保持身體各部份的正常姿勢,每隔數小時應轉換身體受壓的方向,也可採用適合的護墊如足部保護套,以維持舒適及減低產生褥瘡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