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子一:香港官方資料
正如先前提到,同學須辨清自己的報告專題是什麼,便能判斷那些原材料適合自己。假設我們想探究香港的濫藥情況和發展趨勢,以及不同性別和年齡層的濫藥原因。這類資料有一定敏感度,同學實難自己蒐集,更遑論探查跨年趨勢。官方數據便最能提供這方面的資料,保安局的網站更提供了一些可供下載的毒品統計數字,方便我們根據探究需要選取相關的變項資料。
讓我們先打開保安局禁毒處中,有關毒品統計數字的網頁: 
根據以上提示按下去,便會出現以下頁面:

繼續按下去的話,便會出現新的版面,內有多個下拉式清單方塊,方便同學查看,決定是否能夠把探究概念和現存數據做個適當的配對。如數據適用於探究的話,便可下載相關之變項資料。
 |
根據先前的討論,我們可把樣本的年期規範為2000-2007年,檢視這八年間的變化。我們可把我們先前鎖緊的概念配對現存的變項:
|
探究概念 |
現存數據所提供的變項 |
a) |
濫藥的普遍程度 |
所有被呈報吸食毒品人士 |
b) |
性別 |
性別 |
c) |
年齡 |
年齡 |
d) |
濫藥原因 |
現時吸食毒品原因 |
e) |
趨勢 |
以上數據之跨年比較 |
確定相關的數據後,我們便可選擇相關之表單項目,然後按下左圖紅色箭咀顯示的“查詢”按鈕。換句話說,我們將比較21歲以下和以上兩個年齡組別的男性和女性為何吸食毒品。探究問題包括:
- 單變項的描述性問題
- 吸毒人士的性別分佈如何?
- 吸毒人士的年齡分佈如何?
- 整體而言,各項濫藥原因的排序如何?
- 雙變項之相互關係
- 吸毒原因會否因年齡 (x1)而異?
- 吸毒原因會否因性別 (x2) 而異?
- 單變項趨勢分析
- 雙變項趨勢分析
- 不同性別之濫藥數字在 2000 至 2007 年間出現什麼變化?
- 不同年齡層之濫藥數字在 2000 至 2007 年間出現什麼變化?
|
查詢結果會以簡單表列形式顯示,同學可審視基本資料,以確定數據是否可取。資料適用的話,便可按左下角之“下載到 Excel 文件”按鈕,把相關資料存檔,自作分析。


同學可根據需要,嘗試不同的表單配搭,探索不同變項之間可有的關係,決定是否需要修正本來的探究問題,以求對濫藥現象有最全面的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