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文化研究所 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ENG | |
文章检索

 

| 网络版 | 分类目录 | 政治与法律 |

「政治与法律」

Gunter Schubert Becoming Engaged? — The European Union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丁晓杰 卢沟桥事变前后日本对西部内蒙古政策之变化
于建嵘 信访制度改革与宪政建设 *
尹 斌 后冷战时代的欧盟中东战略与伊朗核问题
内藤康 日本传媒视野中的中国──以「亚洲杯」事件为例*(全文版本)
方柏华 中美关系进入新的调整
牛 可 国家安全体制与美国冷战知识份子 *(全文版本)
牛铭实 中外选举制度的类别及特点*(全文版本)
王 怡 国家赋税与宪政转型──对刘晓庆税案的制度分析 *
王人博 中国的民权话语
王人博 宪法的中国性──「五四宪法」制定的背景 *
王俊生 两岸与美国军事外交的评估*(全文版本)
王建华 威权主义政治下,政党话语的双重性分析
王炯华 略论中国国民党之社会民主党性质
田湘波 关于训政前期中国国民党地方党政关系问题的探讨
申明民 政治转变中的中国共产党
任羽中 台湾地区基层民主选举中的「黑金政治」
任晶晶 东亚多边安全机制:中国的困难与选择
任剑涛 甚么是当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共同底线? *
朱中一 战争决定权授权的宪法透视──析《反分裂国家法》第八条
朱中原 中国宪政转型的本土资源清理
朱中原 民间维权与中国宪政转型──以太石村为例
朱毓朝 回首五十年的《中美外交密辛》──美国对华外交官的口述回忆录
朱毓朝、吴江梅 从相关立法看中国人权保障的法律框架
朱听昌、黎 翔 从相互依存的角度看冷战后中美关系的发展
吴 非 苏俄意识形态变迁的统一性和变异性
吴铭能 评〈民进党族群多元国家一体决议文〉
吴广义、王智新 与日本方面辩论:究竟是谁的问题?
吴德波、王 芳 政治中的多元主义——马基雅维里德行观的展开
吴稼祥 权威落差与政治稳定
吴丽萍 文化大革命中的女红卫兵
宋玉波 当代西方政党政治发展的新趋势
宋玉波、刘勇恒 从苏/俄政治转型看现代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
宋会峰 人的重新发现──现代国家的精神前提
李巧宁 新区土改中的「斗地主」
李立峰、陈韬文 经济压倒民主?一些回归后民调数据的分析
李国芳 进城初期中共对国民党员的认识与处理──以石家庄市为例
李燕萍 港澳基本法与中国宪政发展
辛本健 美国外交政策的军事化及其对中国安全的影响
周其明 对中国《选举法》2004年新修改的批评 *
周国文 公民、公民伦理与社会共同体
岳健勇 全球化时代的美国与中国
昊 夫 公民之痛与劳教之痒
林 震 驾驭「第三波」:台湾和韩国民主化比较研究
侯艾君 俄罗斯人眼中的车臣人:文化差异与政治学
俞德鹏 农民负担问题的社会和法律分析 *
郎友兴 「草根民主」的民主意义:对村民选举与自治制度的一次理论阐释
秦铁铮 法学家的现实主义挑战
纳 伊 中美关系与世界秩序 *
涂少彬 论宪政主义语境下的公民主体性
崔效辉 参与式发展理论与「乡村建设」──参与式发展理论中的本土来源与贡献
崔开云 近年来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述评
张 宁 解构死刑与德里达死刑的解构
张仁善 1949年前后中共的新闻政策及历史效应 *
张允美 理顺与冲突:中国工会与党—国家的关系
张立涛 村民自治的法理依据研究
张百庆 「为人」与「懂事」──从一个华北乡村的社区研究看中国法治之「本土资源」
张西虎 朝鲜半岛核危机与中国的现实选择
张建华 季诺维耶夫:苏维埃体制「最无情的批判者」和「最后的守护人」
张晓群 欧洲的封建专制和封建压迫
曹瑞涛 通向毁灭的改良之路──对伊朗「白色革命」失败的反思
梁 忠 民进党的对美作为(2000-2004)──游击式的外交操作 *(全文版本)
盛邦和 美国占领与日本战后「民主改革」
郭宇宽 用「面子」来解构信访困局
郭宇宽 把红脸唱到底──毛主义在印度的前世今生
郭培清 「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原则之思考
郭培清 大陆之外中以军事贸易关系研究综述
陈 林 台湾民主的陷阱
陈 彦 勒庞震撼与法国宪政危机 *
陈 真 沉默权与中国的刑事诉讼法
陈 铭 浅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战略作用
陈弘毅 2004年修宪与中国宪政前景 *
陈永苗 美国宪政中的父亲
陈玉明 对一份上访材料的社会学分析
陈玉峰、许少华 不可求解的一道方程式──旁观物权法草案之失
陈建胜 托克维尔论市民社会
陈夏红 我只向真理低头
陈家琪 法的精神:启示神学与政治神学
陈殿青 福柯《必须保卫社会》中的权力问题
闫 东 从结构─功能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党特征──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面临的历史困境分析
闫文虎 土耳其民族问题及其影响下的对外政策
傅高义 中国崛起与二十一世纪中美日关系 *
傅怀锋 清末江浙咨议局议员选举的个案研究*(全文版本)
惠雁冰 「样板戏」研究亟待整体性的视野──对当前「样板戏」研究倾向的理性审视
冯兰瑞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提出的历史回顾 *
黄 波 论非政府组织与乡村政权的关系
黄迎虹 解构利维坦──论复合共和制对主权概念的消解
董国强 江苏「一‧二六夺权」前后的权力角逐
贾庆军 另一种「美国例外论」的产生──莫斯科的权力斗争与美共「美国例外论」的产生
贾庆军 美共「美国例外论」的命运及其思考
赵晓力 信访的制度逻辑 *
刘兆佳 「香港人」或「中国人」:香港华人的身份认同1985-1995 *
刘志强 罗隆基人权理论与中共革命理论
刘祖华 中国乡镇政府角色变迁的财政逻辑
刘晨光 恩典与自然:被赐福的「政治学」? ──阿奎那政治思想刍议
刘德军 苏南「三反」运动研究──以干部变动为线索的考察
欧阳肃通 民族国家的临界点──「台湾意识」的现代性意义
潘亚玲 爱国主义证义
潘德昌 遗华日侨问题的历史学思考
郑 羽 后冷战时代中美俄三角关系的演变 *
郑宏泰、黄绍伦 香港华人的身份认同:九七前后的转变 * (全文版本)
郑春燕 当合法性遭遇正当性──以施米特宪法思想中的对抗理论为背景
萧 武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宪政
萧 楼 法律锲入:政治冲突的秩序和地方自治的缺失──栖村一桩诉讼案件的解读
萧 瀚 修宪的观念基础
赖建华 在深思熟虑与政治权力之间──读《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
储昭根 如何让勇者不再悲凉?
戴韶华 对劳教制度的发展历史及其现实困境的政治思考
缪心毫 乾隆朝黄梅案中民意的塑造及其影响
薛 力 台湾问题──一种建构主义的分析*(全文版本)
钟兆云 日据时期台湾「皇民化」运动的遗患和破除
庞大鹏 论俄罗斯政体的形成及其特点
苏 文 俄罗斯转轨启示录:评叶利钦时代 *

*  原载《二十一世纪》双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