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範疇(四):環境與持續發展

如何利用信息和通訊技術,整合環境與社經的可持續發展,邁向低碳健康的生活?

未來世界的可持續增長,依賴先進的信息和通訊技術的輔助,以整合環境與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發展」的過程少不免出現矛盾及妥協,對可持續發展的挑戰更是錯綜複雜。

就環境可持續發展而言,我們的智慧生活要建基於能應對氣候變化和全球暖化的智能彈性城市設計,並有便捷的智能交通配套,優化能源消耗和確保食物安全的智能電網。至於社會經濟上的可持續發展,基礎研究題目包括社會制度的可持續性。我們須研究開發和管理公共空間時所牽涉的人口政策、社會分化、人際關係、住房選擇、韌性家庭及可持續社區。至於經濟上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將探索經濟和能源體系的新路徑,從而實現低碳生產、低碳消費。

為達致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有強而有力的信息和通訊技術的支持,使信息能快速有效地傳送至市民、公營部門和私人企業,幫助我們使用數據決策分析,並加入不同系統所需知識,解決環境與社經整合性可持續發展中涉及到不同持份者利益的複雜問題。

整體的可持續發展,需要跨學科及超學科的協作,當中涉及從人文與社會角度研究「發展」的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角度,探討人權和社會公義的法學角度,研究食物生產和食物安全的科學角度,探索健康生活和老齡化問題的醫學角度,建構信息和通訊技術及基礎設施的工程學角度。只有通過這些不同學科的協力合作,才可以確保我們的城市乃至世界的可持續發展。中大將與政府和企業攜手,將我們關於智能城市、氣候變化、農業及食物安全、能源及人口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和發現,快速有效地轉移給社會。

智慧與可持續城市

  • 智能生活:城市設計、建築環境、交通、開放式城市信息平台、大數據分析及決策制定
  • 城市韌性,城市環境可持續性、城市社會經濟可持續性,以及活躍而健康的生活模式

氣候變化

  • 季候風體系中的氣候變化
  • 氣候變化與環境可持續性
  • 氣候轉變與健康影響
  • 氣候系統及空氣質素的轉變
  • 空氣污染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植物分子,細胞和農業生物學及食物安全

  • 植物基因組的研究與農產品的優化
  • 植物細胞生物學與細胞器的功能
  • 植物逆境分子生物學和心理學
  • 氣候變化與食物的生產

再生能源和自然資源

  • 太陽能、光能量的轉化與儲藏
  • 其他再生能源,例如生物質、生物能源、生物燃料、風力及浪潮等
  • 活水資源的安全及管理

人口研究:遷徙、青少年發展及老齡化管理

  • 移民與城市化、新移民的社會經濟融合
  • 青少年的自我認知、加入就業巿場後的價值轉變、社會及政治的參與、青少年發展
  • 人口安適老化的指標、生理和心理健康、高齡友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