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文化研究所 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

ENG | |
文章檢索

 

| 網絡版 | 分類目錄 | 經濟、社會與傳媒 |

「經濟、社會與傳媒」

方小平 赤腳醫生與合作醫療制度──浙江省富陽縣個案研究 *
王文龍 比較優勢、威權政治與中國經濟發展戰略研究
王成軍 慈善捐贈、私人資本與大學發展研究
王建平 前衞鏡像下中國城市中產階級的消費張力
王紅衛、柯 偉 關於重新設置「西康省」的設想及其理論依據
王雅瑋 房地產市場:一場有組織特徵的社會決策過程──兼與孫立平先生商榷
王禮鑫 激勵與約束制度重建中的「改革徘徊」──以北大人事制度改革為個案的研究
包蕾萍 職業化流浪對兒童發展的影響
甘會斌 中國城市空間的虛無化
申欣旺 「教育券」實踐──我國基礎教育投資問題研究
何宏光、范曉光 新時期農村社會動員的考察──基於華東某明星村新農村建設的調查
吳海清 主導意識形態的重構──《焦點訪談》的事實性訴求分析
吳海清、張建珍 全球化語境邊中緣表達的焦慮──《千里走單騎》的全球化想像及其權力結構
吳海清、張建珍 多元語境中的家庭倫理危機與倫理關係重構
吳理財 農村稅費改革對鄉鎮財政的影響及其後果──以安徽省為例
吳業苗 農村空巢家庭與社會支援系統的構建
宋玢璐 中國社會轉型期大眾傳媒對社會性別觀念的建構和傳播──影視劇中的性別敘事分析
李成貴 中國三農問題政治經濟學
李金銓 中國媒介的全球性和民族性:話語、市場、科技以及意識形態 *
李金銓 建制內的多元主義:美國精英媒介對華政策的論述 *
李金銓 論社會理論對中國新聞業的解放潛力 *
李金錚 晏陽初與定縣平民教育實驗 *
李紅濤、喬同舟 污名化與貼標籤:農民工群體的媒介形象
李慶四 從SARS衝擊看中國政府的危機公關
沈 暉 當代中國中產階級認同現狀探析
周承人、李以莊 事實是一切評價的基礎──對黎民偉若干史實與評價的再勘誤
岳永逸 村落廟會傳說的情境分析
邱加輝 影像香港:王家衛的八部電影和六個香港 *
姚尚建 直轄之爭與權力博弈
胡 榮 村民委員會的自治及其與鄉鎮政府的關係 *
胡逢瑛 中國新聞改革的國家利益取向
范士明 新媒體和中國的政治表達
韋 森 文化傳統中的個人道德與制序演進──從格雷夫的歷史比較制度分析看東西方社會制序的原發路徑
凌 燕 中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解讀 *
凌 燕 變革中的中國電視體制矛盾與話語衝突
徐 勇 村幹部的雙重角色:代理人與當家人*
袁 瑾 《廣州地理》的城市敘述學芻議──兼論《南方都市報》的媒介書寫與空間生產
崔效輝 從農民與國家間的關係理解中國農村的內捲化 *
張 軍 「建構農民政治群體發動革命」之不可能及「和平革命」的思考
張 清 權利與自由:1861-1924年俄國土地制度演進之法理分析
張小軍 理解中國鄉村內捲化的機制 *
張玉林 中國教育:不平等的擴張及其動力
張英進 中國電影中的民族性與國家話語 *
張國慶 從森林法看環保法規 *(全文版本)
張華強 民企:如何擺脫「富不過三代」的陰霾?──「布登布洛克式動力」的啟示
張德強 論韓國新村運動的教育本質
張曉群 國有資產要不要轉換及如何轉換
張濤甫 中國傳媒改革動力機制分析
梁木生、王紅衛 我國行政區劃整體改革初探
梁志文 論技術措施版權保護的制度衝突
連 連 流動.網絡.新社會空間──有關「浙江村」特性的研究
陳 林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非營利化、非國有化與市場化互不矛盾
陳友華 百姓眼中的社會與發展──來自中國八大城市的調查報告
陳杏枝 新興宗教團體與社區研究 *
陳政成 狗仔隊與引人矚目的公眾人物──論香港的特區政府五年來傳媒政治和平庸管治
陳意新 從下放到下崗 1968-1998 *
彭海濤 國族的世界想象:2008奧運申辦的媒介研究
游 謙 同性戀基督徒與網路溝通 *
程金福 論香港報紙的「中國新聞」報導──以2008年「兩會」報導為案例
程金福 艱難的「跨地區監督」──黑龍江沙蘭洪災媒體報導之案例分析
程麟蓀 中國計劃經濟的起源與資源委員會 *
雲國強、呂 品 以SARS疫情為例看傳媒與政府的關係
馮蘭瑞 關於社會主義生產目的討論
黃冬婭 解放前蘇維埃區域的社會控制──以農會為個案的分析
黃有光 快樂、基數效用與人際比較:經濟學者反主觀概念的偏見 *
黃東東 三峽移民的德門──美德與貧窮不會攜手行進
楊光飛 「地方合作主義」中的權力「越位」──對轉型期地方「紅頂商人」現象的一種反思
楊安華、李 洪、
唐雲峰
構建民族地區危機管理體系
楊振傑 五保戶供養制度的歷史、現狀及其未來走向──以湖北省咸安區為例
楊振傑 多因素影響下的農民工文化生活──C地區的調查與思考
楊振傑 從「代耕」到「租種」:免稅背景下農地經營方式之轉變──湖北三個村土地經營方式的調查與思考
葉本乾 抵制與壓制:地方治理中鄉鎮權力的兩面性
董 玲 沙村田野調查
董海軍 類型學分析與弱勢化:鄉鎮幹部角色狀況──以湖南塘鎮為例
詹德斌 韓國新村運動的起因及作用再考察
賈艷敏 20世紀50、60年代毛澤東對《人民日報》的幾次批評
雷志宇 轉型期中國地方政府經濟行為研究述評
隗 芾 關羽文化簡論 *
劉工昌 由《讀書》的轉型看中國學術媒體處境的尷尬
劉永謀 SARS與中國知識份子
劉 兢、劉 瓊 權利訴求和事業改革的二重奏──論1980年代中國大陸的新聞內容法治話語
潘洪鋼 傳統社會中南方少數民族婦女的社會角色——兼與漢族婦女比較
潘家恩 新農村建設的幾個關鍵字──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實踐舉例
潘學方 一個身份與產權的悖論──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農嫁居」問題分析
潘學方 集體所有制的生死理由──論市場經濟體制與集體所有制無法相容
潘學方 試析農村股份合作制與集體所有制衝突的法律困境──以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為例
鄭 欣 運動中的鄉村道德與權力──毛澤東時代的陳村領導及其道德困境
鄭志明 台灣地區養生修行團體調查報告 *
鄭衛東 一個魯東南村落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社會概況:實證研究
魯明軍 從「鐵姑娘」到「超女」:兩個 「革時代」圖像中的身體隱喻與政治修辭── 一個政治社會學的視角
魯明軍 藝術vs政治:被規訓的身體和被壓抑的現代性──上世紀八十年代藝術思潮運動的另一社會面向
黎熙元 神的體系和鄉村人的社會視覺
蕭 樓 村莊精英行動的場域、組織、話語與記憶——東南沿海栖村案例研究
蕭一湘 走出「三農」誤區 重溫三大差別──鄉村建設縱橫探索
蕭亮中 金沙江邊農村人口流動類型分析──以車軸村為個案
蕭燕雄、尹 熙 我國有線電視法規的法律價值內涵分析
韓 恒 關注工會系統的自主利益──對基層企業工會的調查與思考
瞿海源 台灣的新興宗教 *
藍勁松 中美研究型大學校長學術背景之比較
龐昌偉 俄羅斯人口危機與移民政策透視
龔刃韌 大學教授、計件工與學術自由

*  原載《二十一世紀》雙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