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ang Hang
MA in Linguistics graduate

大二的時候,一本名叫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的小書,帶我走進了語言學的世界。

後來,因緣際會地得到了一本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系關於MA in Linguistics Programme的小冊子,翻開一看,心裡不禁一震:課程緊湊,門類豐富,老師們都是名校畢業。當時還在猶豫畢業後要做什麼的我便想:我畢業了要去這裡!

大四,順利地被中大語言學系錄取了。一位本科的老師問道我畢業的去向,我說即將去中大學語言學,老師欣喜地說中大語言學很棒,有很多有名的學者。當時雖然還未真正進入中大,可心中卻也有了一絲自豪:看來我沒去錯地方。

初到香港,一切還未來得及安頓就緒,系裡已經發來端木三教授講座的通知。就這樣,以一場學術講座開啟了在中大的學習。

在語言學系學習這一年,正如預料的那樣,課程緊張,學習壓力頗大。早晨七八點起床到圖書館,開始讀老師佈置的文獻,中間穿插著寫作業、小組討論、寫論文,一直到晚上六點,吃完飯,再集中精力上晚上的課,九點半下課後回到宿舍還要再複習,晚上十一二點才能睡覺,期末的時候甚至還要熬夜寫論文。這樣日復一日,對體力和心理都是一種考驗。然而正是這樣的考驗,才讓我看到自己的潛力所在,才讓我懂得奮鬥的意義。

其實很多人都會問我,語言學到底學些什麼?你會講多少門外語?你學的是英文還是中文?每次我都會耐心的解答,我會告訴他們說,語言學博大精深,有很多分支和流派,我們研究人類語言普遍的規律,我們研究人類的心智,我們更研究大腦如何處理分析語言,我們研究的是不折不扣的科學!消除領域外的人對語言學的誤解,這是一個學語言學的學生的責任。然而,我相信並不是我們每個學生,最終都會走上語言學研究的道路,也許有更多的人會從事其他領域的工作。語言學系教給我們的,除了語言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使得我們畢業後也能夠勝任其他領域的工作。二十幾歲,剛剛大學畢業、初出茅廬的我們,能在語言學系學習無疑是幸運的。

有人說過,教育的本質,是學生們忘記課堂所學的內容後所剩下的東西。這些東西是縝密的思維、探索的精神、堅持的勇氣。這句話也是對語言學系恰如其分的詮釋。

今年適逢中大語言學系建系十週年,十年耕耘成就了如今的壯大。祝願本系的明天更加美好!